文档介绍:拍卖理论
开篇拍卖实验
今天我们将参加一场拍卖会,拍卖品是存钱罐里的一罐硬币。此罐硬币由一角、五角和一元的硬币组成,其总值在5元至50元之间。
第一步:请每位同学对此罐硬币进行估价,将其写在一张白纸上,并注明你的姓名和学号,上交给实验助理。请所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独立作答,不得进行任何方式的交流。在拍卖结束后,如果你的估价最接近此罐硬币的真实价值,我们将给你5元钱的额外奖励。
第二步:请同学们对此罐硬币进行举牌拍卖。起拍价格为5元,每举一次牌则意味着加价一元。此罐硬币由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结束后,请获胜者按照你的出价买走此罐硬币。实验助理将会依照此罐硬币的真实价值换成纸币予以支付。
第三步:请同学们对此罐硬币进行举牌拍卖。起拍价格为110元,由工作人员从110元起向下报价。如果报价符合您的保留价格,您可以举牌拍下,此罐硬币由最先出价者获得。拍卖结束后,请获胜者按照你的拍价买走此罐硬币。当然,如果你不喜欢硬币的话,实验助理将会依照此罐硬币的真实价值换成纸币予以支付。
引论
拍卖理论是经济学的成功故事之一。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来看,拍卖都非常重要。从实践看,世界上的很多重要市场都是拍卖市场,而且好的拍卖理论通常是拍卖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从理论看,拍卖理论通常会给经济学其他领域的问题带来新的视角。
拍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古巴比伦人拍卖他们的妻子;古埃及人则拍卖采矿权;除了臭名昭著的奴隶拍卖外,古罗马人拍卖从战利品到债务人财产等的一切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经济交易是通过拍卖进行的。政府用拍卖方式来销售债券、外汇、采矿权(包括油田)以及其他资产,如即将私有化的企业。政府合同也通常是通过招标拍卖来分配的。企业通常也用招标拍卖方式来分包工程或购买原材料和服务。当然,在这些例子中,拍卖人是寻求最低价格而不是最高价格。住房、汽车、农副产品和牲畜、艺术品和古玩等通常都是通过拍卖来进行交易的。
其他经济活动如并购本质上也是拍卖,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通过拍卖出售的商品大为增加。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人们对利用拍卖建立新市场——如能源、交通、排污权市场等——的兴趣呈爆炸性增长。很多对外行人来说不像拍卖的市场,也可以通过拍卖理论得到最好的解释。(例如,对电力市场的最好描述是无限可分的同质商品拍卖。)世界各地的无线通信牌照拍卖仅是新兴拍卖市场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拍卖不仅是一种日益重要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家日益认识到拍卖理论的重要性,它是很多与拍卖并无直接关系的理论工作的基础。很多经济问题初看上去并不像是拍卖,但却可以利用拍卖理论和技术来分析。最近以来,拍卖理论为很多经济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包括很多初看之下并不像拍卖的问题,如寡头定价、诸如排队等非价格配置方式、消耗战、游说竞争、各种各样的竞赛、配给,并扩展到金融、法与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的模型等。对拍卖理论的良好理解,对于培养分析有关主流经济问题的直觉和想法极有帮助。
什么是拍卖
狭义的拍卖,是指有一定使用范围及特殊规则的市场交易行为;广义的拍卖则是指市场经济价格均衡机制及资源配置的内在过程和本质机理(蔡志名, 1999 )。 McAfee 和 McMillan ( 1987 )对拍卖的定义则是:“拍卖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报价按照一系列规则决定资源分配和价格的种市场机制”。总的来看,这些定义都趋向于同一个内涵,即拍卖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制度,这种制度依据一定的规则匹配买卖双方相对于标的物的价格和数量,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配置。
长期以来,拍卖都被视为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的研究领域,所以,尽管拍卖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但其进入经济学范畴的时问却很迟。1961 年,Vickery 的论文《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投标》运用了博弈论来处理拍卖问题,这项富有开创性的研究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学研究拍卖的理论鼻祖。拍卖理论进入实验经济学的视野则要归功于 Smith 的贡献。早在1956 年,他便采用“双向拍卖”制度,获得了市场实验的首次成功。随后,以 Smith 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实验经济学家,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金融资产市场的制度与行为分析,对拍卖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标准的拍卖形式
广泛运用和分析的拍卖形式主要有四种:升价拍卖(亦称为公开拍卖、口头拍卖或英式拍卖)、降价拍卖(由于荷兰的鲜花销售多用此种拍卖形式,故亦被称为荷兰式拍卖)、一级价格密封拍卖和二级价格密封拍卖(经济学家们又称之为维氏拍卖)。在介绍这些规则时,我们将着重介绍简单的单一商品拍卖。
在升价拍卖中,价格逐步提高,直到只剩一个买方为止,该买方以最后的价格赢得标的物。这一拍卖既可以由卖方报价,又可以由买方各自报价,还可以借助显示当前最高价格的电子报价器来进行。在经济学家广泛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