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施工测量方案制定.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工测量方案制定.doc

上传人:bodkd 2021/8/17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工测量方案制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测量方案制定
案例一、土建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准备工作
1.1选定图纸并进行标注
选定一套民用建筑施工图,在测绘的地形图(或另提供的地形图)上设计出其平面位置,得到建筑总平面图,并注出四周外墙轴线交点的设计坐标及室内地坪标高。
1.2阅读设计图纸
制订方案前应该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
1.2.1建筑总平面图。
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与相邻地物的关系,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分布等。
1.2.2建筑平面图。
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与特征,建筑内部分隔状况,纵、横轴线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等。
1.2.3基础平面图。
查清基础平面,基础类型,基础的相关尺寸等。
1.2.4基础详图。
查清基础构造,基础施工程序和方法,基础的尺寸和标高等。
1.2.5建筑立面、剖面图。
查清与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的相互对应关系以及尺寸等。
1.3校核设计图纸的相关尺寸
在阅读设计图纸时,还应仔细核对图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由设计人员处理。校核尺寸的要点是校核分尺寸之和与总尺寸是否相符;校核有关图纸的相关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校核有无遗漏尺寸。重点是校核以下几个方面:
1.3.1校核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夹角及几何关系。
1.3.2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
1.3.3核对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粱断面及跨度、楼板厚等)。
1.4查清定位依据
在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前,应查清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建筑区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相关资料,以便制定施工测量方案,计算测设数据。
2.制定施工测量方案的原则
2.1整体控制局部:这是一切测量工作的通则,若不遵循这一原则,会导致测量误差的超限、建筑物位置不准等后果。
2.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不同等级的测量必须配备不同等级的仪器和工具,逐级控制才能确保施测精度。
2.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
3.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3.1工程概况
介绍场地位置、面积与地形情况,工程总体布局、建筑面积、层数与高度,平面与立面,结构类型与室内外装饰,施工工期与施工方案要点,本工程的特点与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3.2起始数据
起始数据主要有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必须是检核无误的正确数据。
3.3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拄术要求
3.3.1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9
表3-9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边 长/m
测角中误差/m
边长相对中误差

100~300
5


100~300
8

3.3.2建筑方格网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0。

表3-10 建筑方格网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格网等级
经纬仪型号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测微器两次读数差/″
半侧回归零差/″
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变动范围/″
各测回方向较差/″
Ⅰ级
DJ1
5
2
≤1
≤6
≤9
≤6
DJ2
5
3
≤3
≤8
≤13
≤9
Ⅱ级
DJ2
8
2

≤12
≤18
≤12
3.3.3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1。
表3-11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建筑物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
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
1/20000
5
1
6
4
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
1/10000
10
2
5
3
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 m或跨度6~18m
1/5000
20
2.5
4
2.5
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及以下
1/3000
30
3
3
2
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
1/2000
30
5


土工竖向整平
1/1000
45
10


3.4建立平面控制网
在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在总平面图上进行平面控制网的设计。
干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分为场区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