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四种焊后热处理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0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种焊后热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小s 2021/8/17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种焊后热处理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常用
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
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两类。
正火
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 Ac3(Ac ?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
了温度)或Accm(Ac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
30~50C,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 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 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 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 正火来代替退火。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
用于低碳钢, 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 韧性也较好, 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 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 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 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 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 F+S,共析钢为 S,过共析钢为 S+二次渗碳体,且为
不连续。
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 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 但冷却速度稍大, 组织较细。
有些临界冷却速度(见淬火)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 钢制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钢 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 生产效率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 %的低
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 作准备。对含碳量为 〜%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
用这类钢制作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承钢正火 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由于正火后工件比退火状态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
性能,对于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零件可将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以减少工序、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对某些大型的或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当淬火有开裂的危险时,正火往往可以代替淬火、回火处理,作为最终热处理。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 30- 50C ,保温适当时间后, 在静止的空气中冷
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 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 产周期短。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大部分中、 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一般合金钢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 冷却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回火
是将淬火钢加热到奥氏体转变温度以下,保温 1到2小时后冷却的工艺。回火往
往是与淬火相伴,并且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回火,钢的组织趋于稳定,淬 火钢的脆性降低,韧性与塑性提高,消除或者减少淬火应力,稳定钢的形状与尺寸, 防止淬火零件变形和开裂,高温回火还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依据加热温度不同,回火分为:
低温回火 加热温度150- 200C。淬火产生的马氏体保持不变,但 是钢的脆性降低,淬火应力降低。主要用于工具、滚动轴承、渗碳零件和 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的零件。中温回火 加热温度350- 500C。回火
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细粒状渗碳体( FeC)的混合物,称为回火屈氏体。中
温回火能获得较高的弹性极限和韧性,主要用于弹簧和热作磨具回火。高 温回火加热温度500- 600C。淬火加高温回火的连续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高温回火组织为多边形的铁素体( ferrite )和细粒状渗碳体(FeC)的混 合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高温回火为了得到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等性 能的均衡状态,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的热处理,如轴、齿轮、曲轴等。
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
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