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48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检测指标的变化.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8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检测指标的变化.docx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8/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8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检测指标的变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48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检测指标的变化
[摘要] 目的:对48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小管的损伤情况。方法:以48例确诊为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为观察组,4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发病早期常规留尿检测可滴定酸(TA)、铵( NH4+)、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 )及尿渗透压。结果:观察组尿 NAG、β2-M、RBP明显高于对照组(P< ),而两组TA、NH4+、尿渗透压无变化(P>)。结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患者已存在明显的肾小管损伤,并以近端为主。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小管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102-01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病死率高,多数患者存在肾脏损害。目前对肾脏损害的研究多集中在肾小球而对肾小管损伤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患者肾小管部分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患者肾小管的损伤情况,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48例均为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1月间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均符合卫生部1987年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0例,女 18例,年龄10~57岁,。同时选择4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两组以往均无严重全身疾病史,无心、肺、肾等慢性疾病史,无长期服药史。

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1月间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在5 d以内,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者均按要求留尿检测可滴定酸(TA)、铵(NH4+)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及尿渗透压,然后选取其中48例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做相同指标检测。

TA、NH4+采用上海医疗设备厂生产的 ZD-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方法同许国章等[2]。尿NAG、RBP、β2-M、均采用ELISA法,酶标仪采用北京天石医料用品制造所SM-1型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尿渗透压应用上海医科大医疗设备厂生产的FM-8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测定禁水12 h的尿标本。

实验数据用样本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以P

2结果
各组受检者尿TA、NH4+、NAG、RBP、β2-M、渗量检测值见表1。
3讨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分布于欧亚两洲,以我国的疫情最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泛嗜性病毒,感染人体多种脏器和器官,引起多脏器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3]。肾综合征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