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从奴隶到将军和从将军到奴隶
从奴隶到将军和从将军到奴隶
在我们阳店镇,随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试行,中小学人事制度的改革也随之启动,因而,现行教师队伍编制中的部分教师确实体验到了从奴隶到将军(占编)和从将军到奴隶(不占编)的不同滋味,庆幸和失落形成了鲜明对比。笔者认为:从奴隶到将军者(指男50岁、女45岁,以及教龄25年的老教师),不是因其屡建战绩,而是因为论资排辈,受到了政策的倾斜保护,占到了编制;从将军到奴隶者,不是因为没有屡获战果,而是因为裁军半个连(我镇现有教师490、定编429、超编61),没有占上编制。
所以,占编者不一定是合情合理的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被聘教师,不占编者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不合格的落聘教师,两者的差别仅在于是否签约合同的编内和编外之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通过此次人事制度的改革,使编内教师有压力,编外教师有希望,真正打破“铁饭碗”,香了优秀教师,慌了平庸教师,跑了差劲教师。
首先,占编者的过分庆幸,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岂不知合同还有一年、三年、五年和长期之分。真正教学能力差的教师也会在编制内,按3-5%的比例,签约一年的合同,次年的7月31日,合同终止,和现在的编外教师就是同一个起跑线了。当然,按政策倾斜保护老年教师是合情合理的,一是因为:现在的年轻教师都是老教师教出来的,不可能在没有竞争的前期下,现在当了教师的学生把当年自己的老师赶在“门外”,理所应当让老师先入编,至于以后,老师把握不住机遇,被人夺了饭碗,那另当别论;二是因为:年轻教师在编外,还有竞争编内的机遇希望,一旦老教师在编外,就是再努力,也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创造辉煌,竞争上编制了;三是因为:有能力的老教师是学校的精神财富,没有能力的老教师是学校的物质财富。无论是精神财富也好,物质财富也好,对于学校来说,一个都不能少。前者在教师的成长中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传帮带作用,更不用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有多重要了;而后者在合同期限内如果因某种原因竞争不上岗位,按相关的在编不在岗政策歇职的话,他给学校留下的30%工资,几乎都要超过300元,远比年轻教师30%工资可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