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Zookeeper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3,0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Zookeeper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1/8/17 文件大小:2.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Zookeeper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Zookeeper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D
1、容错:一个节点出错,不致于让整个系统停止工作,别的节点可以接管它的工作; 
2、提高系统的扩展能力 :把负载分布到多个节点上,或者增加节点来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 
3、提高性能:让客户端本地访问就近的节点,提高用户访问速度。 
从客户端读写访问的透明度来看,数据复制集群系统分下面两种: 
1、写主(WriteMaster) :对数据的修改提交给指定的节点。读无此限制,可以读取任何一个节点。这种情况下客户端需要对读与写进行区别,俗称读写分离; 
2、写任意(Write Any):对数据的修改可提交给任意的节点,跟读一样。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对集群节点的角色与变化透明。
对zookeeper来说,它采用的方式是写任意。通过增加机器,它的读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扩展性非常好,而写,随着机器的增多吞吐能力肯定下降(这也是它建立observer的原因),而响应能力则取决于具体实现方式,是延迟复制保持最终一致性,还是立即复制快速响应。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client不论连接到哪个Server,展示给它都是同一个视图,这是zookeeper最重要的性能。 
:具有简单、健壮、良好的性能,如果消息被到一台服务器接受,那么它将被所有的服务器接受。 
:Zookeeper保证客户端将在一个时间间隔范围内获得服务器的更新信息,或者服务器失效的信息。但由于网络延时等原因,Zookeeper不能保证两个客户端能同时得到刚更新的数据,如果需要最新数据,应该在读数据之前调用sync()接口。 
(wait-free):慢的或者失效的client不得干预快速的client的请求,使得每个client都能有效的等待。 
:更新只能成功或者失败,没有中间状态。 
:包括全局有序和偏序两种:全局有序是指如果在一台服务器上消息a在消息b前发布,则在所有Server上消息a都将在消息b前被发布;偏序是指如果一个消息b在消息a后被同一个发送者发布,a必将排在b前面。 

Zookeeper 的核心是原子广播,这个机制保证了各个Server之间的同步。实现这个机制的协议叫做Zab协议。Zab协议有两种模式,它们分别是恢复模式(选主)和广播模式(同步)。当服务启动或者在领导者崩溃后,Zab就进入了恢复模式,当领导者被选举出来,且大多数Server完成了和 leader的状态同步以后,恢复模式就结束了。状态同步保证了leader和Server具有相同的系统状态。 
为了保证事务的顺序一致性,zookeeper采用了递增的事务id号(zxid)来标识事务。所有的提议(proposal)都在被提出的时候加上了zxid。实现中zxid是一个64位的数字,它高32位是epoch用来标识leader关系是否改变,每次一个leader被选出来,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