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2015版最新绿色建筑二星评价标准表资料.xls

格式:xls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XLS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版最新绿色建筑二星评价标准表资料.xls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版最新绿色建筑二星评价标准表资料.xls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版标准居住建筑项目评价表绿建信息标识类型居住建筑(□一、√二、□三) 星级设计标识 1 运行标识申报时间基本信息建筑名称所在地区省( 自治区/市)市( 地区)区(县/市) 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建筑类型建筑状态√未进行施工□正在施工□已竣工但未运营□已正式运营建筑高度□单层□多层√高层□超高层评价结论各分项得分柱状图分项得分率贡献饼图控制项□达标□不达标新国标评价结果评价内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创新项实际得分折算得分贡献率(%) 总得分( 设计) 二星级 大类指标新标准不参评分得分评价说明子项条文编号条文条文内容条文细文分数 0 50 100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创新项图表标题实际得分图表标题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创新项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 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 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土地利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9 分)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A (m2) 3 层及以下 3 5<A ≤ 41 15 A≤ 35 19 4 ~6层 23<A ≤ 26 15 A≤ 23 19 7 ~12 层 22<A ≤ 24 15 A≤ 22 19 1 3~18 层 20<A ≤ 22 15 A≤ 20 19 19 层及以上 11<A ≤ 13 15 A≤ 11 19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9分) 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 30% 2 2 旧区改建达到 25% 2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 2≤A g< 23 3 2≤A g< 25A g≥ 27 旧区改建 2≤A g< 23 2≤A g< 25A g≥ 27 节地与室外环境土地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6分) 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 Rr 5%≤ Rr < 15% 2 15% ≤ Rr < 25% 4 Rr≥ 25% 6 6 室外环境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4分)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 2 室外照明设计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 12 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 并避免夜间室内照明产生溢光—— 2 2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的规定(4分) ———— 4 4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6分) 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 5m/s , 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 2 ——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 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 5Pa ——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或 50% 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 —— 3 3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4分)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达到 10% 11 达到 20% 2 超过 70%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 —— 2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9分)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 , 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800m —— 3 节地与室外环境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9分) 场地出入口 800m 范围内设有 2 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 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 3 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39 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 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3分) ———— 3 3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6分) 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 3 3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 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 2项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采取措施中至少 2项, 得3分 3 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提高停车场(库) 使用效率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 停车不挤占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