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先吃三口白饭
《遵生八笺》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僧人吃饭时,总是先吃三 口白饭,顿顿如此, 年年如此,一生如此。问及原因,僧曰:“一者, 以吃饭知正味。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 甘美,初不假外味也。 再者,思衣食之從来。 三者,思农夫之艰苦。 细品此僧之语,意味深长。
现代人在饮食方面, 多随意,少仪式,无虔诚,于光怪陆离的生活中, 来也匆匆,食也匆匆,不知食之真味。那位僧人投箸之时, 不先夹菜, 而是先吃三口白饭。将那无油、无盐、无香之米饭,含入口中,细嚼 之,静品之,缓咽之,品出了饭之真味,实为难得之境界。
有一回,面对一桌色香味俱全之菜肴,众友争相投箸,夹之,尝之, 赞之,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我却仿效《遵生八笺》中的那位僧人, 不先吃菜,先吃白饭。一口下去,寡淡无味,竟有难以下咽之感。彼 时,夹菜而食的欲望如火升腾。但,我忍住了,继续吃第二口白饭, 慢慢地咀嚼,直到嚼出饭粒中溢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一连三口白饭过后。我的口中居然清清淡淡,不油不腻,绝无异味, 甚至有一份暗香盈动之感。
再无味的饭,只要细细品嚼, 自会品出滋味。就像那位僧人所言:“若 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 ”这便是饭食的本味,衣食之本 源,更是生命的初始。
白饭何来来自那苍茫大地。我那纯朴的父老乡亲们,一年四季,面朝 大地,脊背朝天,躬耕不止,在土地里收获滋养生命的白饭,一辈又 一辈,甜甜淡淡。苦苦乐乐,生生不息。 《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 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之谓也。 先吃三口白饭,方解菜肴之五味,方得古僧之禅境,方知生命之初心。
# /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