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可修编.
一、非选择题结构:必考非选择题:40题材料题,42题开放性试题。⑶选考非选择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6题近代社会的XX思想与实践;第47题20世纪战争与和平;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二、非选择题考点分布(10-13年):
40
近代中国 世界史经济
古代选官制度
近现代世界史 经济 科技等
古近中国史 经济、政治
41
无
近代世界史 西方崛起
近代中国史 冲击-反应模式
古代中国史 汉唐地图对比题
45
44 重大改革 盐铁官制
重大改革 盟旗制度
重大改革 王莽改制
重大改革 清末新政 戊戌变法
46
45 近代XX思想与实践 孟德斯鸠思想
近代XX思想与实践 孙XX三XX义
近代XX思想与实践 抗战胜利后政协会议
近代XX思想与实践 洋务派 维新派论战
47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远东 二战波兰德 凡尔赛合约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海湾战争
48
47 历史人物评说 郭沫若评价曹操
历史人物评说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历史人物评说 道光禁烟
历史人物评说 韩愈
二、高考历史考的是什么?
1、高考历史考纲中对考核目标与要求表述如下:
①获取和解读信息 ②调动和运用知识 ③描述和阐释事物 ④论证和探讨问题
2、非选择题题型特征:综合题中1道必做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另1道为开放题。选做题通常不直接考查课本知识,而是通过提供新材料新背景设计问题。选做题旨在考查选修模块内容,2013年之前的高考试卷极少直接涉及选修教材内容,有时反而更多涉及必修内容,但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了将新材料和选修课本知识结合起来的考察方式,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由于新高考不讲究覆盖率,命题的随机性较大,各部分的比例会出现一定波动。
材料解析题这种近似考查初步史学研究能力的方式,不仅要求能正确释读材料、获取信息,还要求运用正确观点和恰当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正确的解释,还能够培养学生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方法。
三、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材料解析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提示部分,是由一段或数段文字材料,图形材料或数字材料构成;第二部分即设问部分,是根据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如:
- -
- -可修编.
四、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