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生初古诗词及名句语境填空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
风”似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
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还想到了另一位唐
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
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 “夜
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
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
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
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
满脸豪情。。)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
割台湾,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
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龚自珍写为国家、为人
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3、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
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
的担心;“儿童散学早归来,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
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
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
道开。”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
教导我们,还有一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
夫犹饿死。”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
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7、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
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8、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
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