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丰富多彩的磁州窑纹饰.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丰富多彩的磁州窑纹饰.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1/8/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丰富多彩的磁州窑纹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丰富多彩的磁州窑纹饰
  磁州窑纹饰(本文主要指用毛笔在瓷器上绘制的装饰纹饰)是中国瓷画艺术的滥觞。它朴实无华、洒脱奔放,极具艺术魅力,在我国陶瓷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磁州窑纹饰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磁州窑纹饰的产生和发展是和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首先,磁州窑纹饰产生的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上至皇帝及达官显宦,下至幕僚胥吏和乡绅士庶,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教养的阶层。在此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但达官显贵装堂嫁女以拥有或相送名家字画为耀,而且连酒肆茶坊也张挂字画,用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这使得绘画、书法更加广泛地在不同阶层达到普及,应该说是磁州窑白地黑花绘画、书法装饰艺术产生和高度发展的美学基础。其次,磁州窑所在的中原地区是北宋都城汴京所在地,也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汇聚了全国大多数精英人才,北宋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录》一书所列宋初画人物的画家53人,其中出生于磁州窑系所在地的河北、河南两地就有15人。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有极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这是磁州窑纹饰能在磁州窑产生的思想基础。再次,磁州窑制瓷原料是当地特有的大青土。由此制成的瓷器胎粗色黑,俗称“粗货”。这些粗货既无定窑的胎薄体轻,也无哥窑、钧窑的釉肥色美。因此,和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瓷器相比,简直就是“丑小鸭”。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产品质量,聪明的磁州窑匠师们发明了化妆瓷器,即在胎体表面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再施釉。这样,磁州窑匠师在胎体表面作画,就是在洁白的化妆土上用黑彩作画。因此,磁州窑纹饰是纯粹的中国画。可以说化妆土的出现使陶瓷彩装饰成为可能,换句话说,化妆土的出现为磁州窑纹饰的产生提供了工艺基础。最后,南宋灭亡后,蒙古人统治了中国,曾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对汉人实施歧视政策,致使汉人中的文人失去往日的恩宠,流落民间。为了生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磁州窑场,开始了他们的“画瓷”生涯。磁州窑研究学者庞洪奇先生总结了文人进入窑场的三种形式:一是落榜士子展露才情;二是落难画家窑场谋生;三是隐逸文人笔墨耕耘。文人的加入提高了磁州窑匠师的整体素质,为磁州窑纹饰走向辉煌提供了人才基础。元末明初科举制度的恢复,使文人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于是他们又走出磁州窑场,步入上层社会。因此,磁州窑制瓷匠师的整体素质又开始下降,磁州窑纹饰也开始失去辉煌,步入低谷。文人在磁州窑场的一进一出,造成了磁州窑纹饰的一个反常现象,即元代磁州窑纹饰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含量高,而明清磁州窑纹饰内容相对单调,文化艺术含量相对比较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人参与了磁州窑纹饰的制作,而且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朝末期,为振兴实业,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有资料显示磁州窑也实行了改良,选派工匠到景德镇学****对胎质、釉色、彩料,尤其是纹饰彩绘进行改进。烧制有青花、五彩等瓷器,丰富了磁州窑的装饰技法,开辟了磁州窑纹饰的新局面,使其走出低谷,开始复兴。
  
  二、磁州窑纹饰的产生和历史沿革
  
  磁州窑纹饰是广大磁州窑匠师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创造的。受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技法的启发,北宋初年,少数磁州窑匠师尝试着用毛笔在坯胎上点、划、涂、抹,然后挂釉入窑烧制,待瓷器出窑后,竟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之后,这个别匠师的无意而为竟变成了全体匠师的蓄意之作,点、划、涂、抹也变成了精美的图案,磁州窑纹饰也随之诞生。
  从磁州窑纹饰产生的宋初至现在,题材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质朴到精美。表现形式由白地黑花到红绿彩再到白地黑花褐彩、青花、五彩,为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截止到解放前,按照时间顺序和艺术特点,我们把磁州窑纹饰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宋早期,为磁州窑纹饰的产生时期。图一为一组宋早期磁州窑藏品或标本,从该组藏品或标本可以看出:该时期的磁州窑纹饰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植物和简单的花鸟图案构成。几何图案一般为点、线条图案;植物图案一般为麦穗、竹子;花鸟图案一般为折、缠枝花卉和喜鹊等飞禽。至此,磁州窑匠师开始像中国书画家用笔在宣纸上书画一样在瓷器上书画,使中国陶瓷由釉装饰向彩装饰转变,开创了中国陶瓷釉下彩的新纪元。装饰手法为白地黑花。
  第二阶段金元时期,为磁州窑纹饰的辉煌时期。图二是一组金元时期磁州窑藏品或标本。从该组藏品或标本可以看出,该阶段磁州窑纹饰已发展成熟。由简单的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发展成为完备的花鸟禽兽、山水、人物画。花卉题材以牡丹、莲花、竹子居多;禽兽以龙、凤、虎、鱼、鹤、鸭、鸳鸯居多;人物以婴戏、杂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寓言、道释人物、戏剧传奇、高士隐者)居多。值得注意的是,从此以后,大量的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