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 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 面效果。
课 型: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 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
③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 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提出作画要求:
A、 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 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 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 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关于冷和暖不是绝对的,是要置于一个大环境中来对比分析的。
第2课线条的动与静
课 型:造型•表现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 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 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一线条有粗、细、曲、直。
2、 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一一线条的动与静。
三、 讲授新课:
1、 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 么感觉?(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 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平直与弯曲的线 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3、 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 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 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 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四、 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 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 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 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 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教学反思:现在有一种材料叫做“毛根”,性质柔软,色彩艳丽。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 线条的曲与直,特别直观。一个好的教具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3课美术的节奏
课 型:造型、表现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 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作品若干。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 听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一命运”
2、 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 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 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 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5、 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 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 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