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docx

上传人:酷酷誉为 2021/8/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
摘要:默片时代(1895-1929年)的34年中,电影的镜头语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镜头语言体系。
但是声音在电影中出现了,在有声片初期,人们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有声的语言上,剪辑的节奏被打乱的一塌糊涂,默片时代的镜头语言体系被搁置一边。
声音的出现打破了默片时代的平衡。在有声片初期的几年里,几乎是语言主宰了画面。由于声音在电影中不加节制地乱用,电影“真实性”的美学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纪录片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了低谷。
隐藏在电影声音汹涌攻势背后的强大力量是什么?以吉加•维尔托夫为代表的一批纪录片作者开始对电影中的声音做出试验和探讨。让对白、旁白和音乐摆脱传统戏剧模式的束缚,沿着纪录片电影“真实性”的原则进行发展。
如何运用电影中的声音成为了有声片初期纪录电影人探讨的焦点问题。究竟声音的出现为纪录片带来了些什么样的影响?以下是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纪录片、吉加•维尔托夫、弗拉哈迪、格里尔逊
“具有文献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
“1926年一月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发表于纽约《太阳》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1926)的文章里使用了‘documentary’一词。”①

纪录片就这样被定义下来。
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情境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影片类型。>
实际上,纪录片是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的。从1895年12月28日,卢米艾尔兄弟拍摄的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的上映就代表着纪录电影的诞生。卢米艾尔兄弟的两位摄影师所拍摄的影片确立了世界纪录电影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蒙太奇电影和汇编电影。
由于首次放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卢米艾尔兄弟开始将他们的事业面向全世界。在世界各地拍摄影片素材,再到世界各地巡回放映。电影事业在短短的几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镜头有时并不能让观众理解影片的内容,于是讲解员出现了,他们站在银幕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介绍,这就是日本人所称的“辩士”,而这种讲解也就是旁白的雏形。“辩士”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体现了观众对电影中的有声语言渴望的呼声。五年以后,每本拷贝的长度发展到了五至十分钟,由于放映时间的增长,故事片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辩士”逐渐被影片中的字幕所取代。
在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和研发有声电影的同时,无声片时代的纪录电影人们却努力地使纪录片的电影语言趋于完美。这种语言体系并不仅仅作用于镜头与镜头之间,也使解说字幕成为影片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它起着说明画面,抒发导演情感,调节影片节奏甚至确定影片风格的重要作用。此时出现了一批像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一样的无声片时代纪录片的巅峰之作。在这些部影片中字幕、镜头和影片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字幕已不仅仅只是一种解说体的文字,它成为了影片整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1927年10月6日,华纳公司拍摄并上映的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美国人将对白和旁白带入了电影。敏感的批评家和一部分电影导演对电影的这位新成员产生了不安的抵触情绪:只有当视觉首当其冲的占据其领衔位置时,电影才成其为电影。声音的出现必然牵引观众将注意力转向电影这位新的成员。他们的这种疑虑并非没有根据,《爵士歌手》不仅挽救了濒临灭亡的华纳公司,并且使全美所有片厂在两年内全部转向拍摄有声片。任何变革都会对产生腹面影响,有声片的出现也不例外,有声片初期美国的电影市场一片混乱:剧作为突出声音的表现而编出冗长的对白、默片明星因为发声障碍而被淘汰、剪辑的节奏被对白和音乐打乱得一塌糊涂……虽然如此,电影依旧步入了它的有声片时代。
有声片帮助美国电影走出困境,但百老汇的戏剧业也因此乘虚而入,利用有声片中的语言和音乐将戏剧的美学观念侵入电影。百分百对白片和百分百音乐片大量涌入影院,这些都造成了电影在美学上的倒退。有些纪录片导演也开始利用“语言”这种噱头谋取利润,于是产生了一批如“黑暗的非洲大陆的最早的有声电影《刚果利拉》”这样的纪录片。电影“真实性”的美学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纪录片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了低谷。

大部分的纪录电影人没有逃避声音的出现,而是直面它,探讨电影声音出现为什么会对电影美学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一部分纪录电影人开始认识到,戏剧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