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42].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42].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8/20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4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揣摩有关诗句的含义,理解诗的意境;
2、反复诵读,能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陶治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新课教授
(一)题目解析
(二))走近常建
1、常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2、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常建集》。
(三)逐句初品味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译文: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译文:山光明媚使飞鸟怡然自得,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四)通篇感悟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怡然自得,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五)诗句鉴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哪两句?为什么?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佛门本是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之地,寺院安静曲折的小路亦给诗人此感,但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逐渐通往更幽深的地方才发现,后院的花木繁茂,僧房也藏在这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着实令诗人欣喜、愉悦。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也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2、诗人在这清幽美好的禅院景色中获得不同的人生启示,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乐趣,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禅院的清幽、大自然的宁静使诗人心情平静愉悦,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获得新的人生启示,也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愤慨和厌恶。
3、诗中“以有声衬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