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地球是不透明球体, 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昼夜区别; 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 并且进行验证; 认真参与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 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需要更多证据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究, 积极合作的态度。 2 、教学重点:提出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不同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3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和证据补充排除某些假说的可能性;能发现和概括太阳和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环节相关导语(1 )引入:从宇宙到地球,认识地球是不发光的球体。知道太阳是地球重要的伙伴。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就是地球。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球体, 但是她本身是不发光的。那么地球上生命万物需要的光明是哪里来的呢?是太阳,太阳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伙伴。(2 )认识阳光照射地球时,地球表面会出现昼夜的区别。那么当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时候,地球表面的明暗会出现什么变化呢?老师演示,大家做好观察。——这时地球表面的明暗有什么变化? ——对,这时地球表面上一半是亮的,就是白天, 一半是暗的, 就是黑夜。用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板画)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昼夜”。(3) 促使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我们还应该非常熟悉的是,地球上不仅有昼和夜,昼夜还在有规律的交替(板书昼夜交替) ——你知道什么叫昼夜交替吗? (4) 根据板书, 知道静止时地球表面有昼夜但不会交替,只有运动了可能产生昼夜的交替。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进行假设并画出简单示意图。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像上面这样太阳和地球都不动,会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吗?(这样有昼夜,但不会出现昼夜的交替) ——看来,必须运动起来,才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请积极思考,在 4 分钟内请每个小组至少拿出两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来。——在纸上画出简图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球体、不透明圆周运动我们的假设: 提出质疑模拟实验(5 )按要求组织交流汇报,并板书刚才老师把同学们有代表性的假设搬到了黑板上,哪些假设和书本上猜测是相同的呢?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提出了书本上有的四种假设,还产生了新的假设,看来我们同学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6) 怎么证实这些假设的正确性——模拟实验——知道模拟实验是研究地球和宇宙知识的重要方法。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现在我们还只是纸上谈兵,我们怎么来证明这些假设的正确性呢? ——模拟实验是我们学习宇宙和地球知识的常用方法。(7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并要求做好实验记录。(8 )组织交流。(9) 小结: 模拟实验检验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