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回归音乐本身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归音乐本身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docx

上传人:酷酷誉为 2021/8/2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归音乐本身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回归音乐本身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
摘 要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也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音乐教师应将音乐性融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诸方面。
关键词:音乐味 音乐性 课堂教学
综观课程改革以来的音乐课堂,音乐课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变化,课堂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新气象。其实,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一些音乐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内涵,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目前教师们上音乐课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一种课堂的整体结构,而在体现音乐本质特征方面反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似乎离音乐有点远了。所以,我觉得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回归到音乐的本身(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等音乐表现手段和组织形式),让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为主体,而不是过多的形式。
一、教学目标要关注音乐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调控的作用,是教育系统的杆件组成部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体现音乐的本身,才能在紧扣教学内容重心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抵达音乐教学的本质。

如,我在制定《草原放牧》教学目标时,起初定为:
(1)走进大草原,欣赏草原风光,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聆听《草原赞歌》,能为歌曲配上简单的筷子舞。
(3)能准确地的听辨两个主题并体验其不同的音乐情绪和场景。
在实际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3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虽然这节课里,孩子们观赏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学跳了蒙古族的筷子舞,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鲜明特点,看上去很丰富,也完整。但是对于《草原放牧》这首乐曲的聆听和理解是却是很肤浅的。经过思考, 我改为: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知道蒙古族音乐长、短调。
(2)分别聆听两个主题,对比其不同音乐的特点和音乐情绪。
(3)能哼唱第一个主题的旋律,并为其配上简单的筷子舞。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对比聆听音乐与哼唱两个主题旋律上。孩子们在对比聆听中会更关注音乐,感受到两个主题音乐在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上的区别。其实第1个目标的制定,为后面两个主题的学****埋下了伏笔,因为两个主题分别是短、长调。第3个目标的制定是在熟悉了音乐后去记忆主题,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表现音乐,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第2个教学目标的教学落实中,我还制作了一张表格,引导孩子们从音乐的本身特点出发,去学会如何有效地聆听音乐和表达音乐。
二、教学内容要凸显音乐性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追求精简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凸显它的音乐性。过多与音乐无关的教学内容只会让我们课堂变得臃肿,缺乏音乐味。
如,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内容是欣赏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课件做的丰富而多彩,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歌剧,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