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之扁担舞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之扁担舞文化.doc

上传人:国霞穿越 2021/8/21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之扁担舞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之扁担舞文化
广酋壮族民间舞蹈之扁担舞文化
壮族文化是在壮族人民生产劳动中产生,所以壮族文化独具地方 特色,以及民族风情。壮族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壮族的扁担舞,虽然 扁担舞是用一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但扁担舞蕴含了浓郁的劳动 气息,。
扁担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碧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 由妇女表演。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 和马山县的口山、古寨、加芳乡一带。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 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
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 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 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扁担舞 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 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 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 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 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 双数的妇女为主。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 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 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廊水、收割、打谷、舂米 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 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 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自然清新。可见扁担不仅仅是一 种普通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舞蹈的节奏乐器。而在有些地方,不 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 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