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6年四季度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
主要观点
u 宏观经济依旧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衡加剧等问题。巨额外贸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加大宏观调控难度,今后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将会明显增强。调控部门短期内出台更多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减小,但利率和准备金率中长期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温和降温,但依然会保持相对高位,投资增速小
幅回落,物价上涨压力有所增大。
u 上市公司2006年中期业绩迅速回升,宏观经济增长带动的企业盈利回升、以及制度变革所带来的盈利回归为上市公司下半年带来良好的盈利前景,构成市场中长期上涨的推动力。
u 沪深300指数期货最快将在四季度末或者明年初推出,短期对现货市场资金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中长期看将有效促进A股市场特别是成份股中的权重股的交投,有效提升现有证券的定价效率。融资融券业务在目前阶段因受相关制度的限制,规模比较有限,在试点时期,融资将占主要部分,短期内对市场供求关系偏于有利。
u 为加快优质大盘股的发行上市保驾护航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四季度A股市场的资产和资金供给保持大致平衡,但中长期资金稳步入市和新股快速发行上市之间可能存在短暂性失衡。
u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业绩水平的提升和市场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创新步伐加快,构成A股市场摆脱旧有格局束缚、迈向稳步发展开放新阶段的两大坚实基础。我们认为,A股市场目前处于新一轮牛市开端,正在逐步进入中长期强势格局周期,四季度A股市场总体处于承上启下、夯实牛市基础的阶段,上证综指主要运行区间预计在1550-1850点。
u 我们建议将“把握结构性机会,战略性布局2007”作为06年四季度的A股市场总体投资策略,在关注人民币升值和制度创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的同时,以优选具备业绩成长性优势的行业和公司为主线,战略性布局2007年。选择估值水平相对合理、未来业绩增长较为明确的成长型行业和公司作为A股资产配置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消费升级、自主创新和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等行业公司方面,包括新加入的优质资产。
,人民币升值将有所加速
从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来看,过多依靠央行货币政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外贸、财税等多部门政策乃至行政手段的通力配合(这在9月15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中再次体现),国际收支持续失衡从而流动性过剩长期存在客观上导致加快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增强汇率工具的调控作用成为经济调控部门的现实选择。同时,汇率适当升值也有利于出口企业的非价格竞争,调整外贸结构,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预计,今后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将会明显增强,甚至汇率工具的动用将处于优先选择地位。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继续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此外,8月央行的加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速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美联储8月暂停加息,而国内利率的上调无疑减小了美元与人民币间的息差,增强投机资金的吸引力,最终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预计,四季度和明年初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
将进一步扩大,总体升值的速度将有所加快。
一、影响四季度A 股市场的重大因素分析
,%,城镇固定资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