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建筑桩基沉降问题及应对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桩基沉降问题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541807096 2021/8/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桩基沉降问题及应对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建筑桩基沉降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建筑桩基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地基基础处理不达标、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方式不科学、基础形式不够合理等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风险。基于此,以实际案例作为支撑,详细分析了建筑桩基施工中的沉降问题并给出建筑桩基沉降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应对措施
0引言
桩基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桩基,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便没有办法保证,且桩基发生沉降,建筑地基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保证桩基平稳,是确保优质工程的基础,不仅及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也是对居民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1工程概况
本次工程是某地的办公用房。本次建筑物长达63m,宽达47m,高度达28.2m,分区楼层分别是在一层、三层、六层,主体采取的框架结构,地基使用的是回填土,回填的时间是在3年,土层厚度比较深,最深的地方约40m。对回填土较厚情况进行考虑,主楼和辅楼区域之间荷载存在很大差异性。建筑物地基的基础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设置:在办公楼楼下设置筏板基础,在车库以及配套用房下设置弹性地基梁基础,在不同基础形式间设置出沉降后浇带。选择地基处理方法采取的是:使用强夯法和换填法相互联合的处理,在设计要求方面,单击夯击能大于8000kJ。换填法的用处,主要是就是为了处理筏板底标高下垃圾土、淤泥质土。要求在处理以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2建筑桩基研究方法
工程主体完工以后,经过施工观测,在配套用房局部区域中出现比较大的沉降。B1~B6点上,在经过了2年的时间,观测到了在该处最大的沉降点已经达到了143mm,B3和B2点沉降之间的差是在48mm。一些基础梁和柱出现了裂缝的现象,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能够计算出相邻计算点间的沉降差以及邻计算点之间沉降差,对允许的估计值进行计算,结果即21.6mm,这是按照0.003倍相邻柱基中心距,已经超过了规范允许值的55%左右。在房屋的其他四周中观测到沉降点是比较小的,这被称之为均匀沉降[1]。
3建筑桩基沉降原因分析
由相关检验检测数据表明,建筑工程沉降最多的地方是辅楼的角点。在此建筑中,有3层是辅助用房,主体楼层是6层,该建筑还没有开始使用,不加上后期投入的幕墙石材荷载情况下,在边跨处的荷载和主楼相比要小。但在前期5个月里,沉降竟然比主楼要多出了46mm,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具体如下。

地基沉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辅楼和主楼荷载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辅楼出现了比较大的沉降,这也进一步表现出了地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说明处理建筑项目辅楼下地基基础是不到位的。在后期检测中发现,辅楼地基压实系数是0.7~,没有达到设计方面要求,即0.97的压实系数[2]。

沉降的最大点上,单次沉降最大是在8-12月,通过有关了解与分析,可以得知,经过多次大降雨,失去了原本的地貌,辅楼的位置如同位于峡谷的下游地段,当雨水通过地面之后,便会汇合到地下,影响到深处回填土,使其浸泡产生软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