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一)传统音乐 1 、刘赤诚(古琴艺术) 刘赤诚,男, 1938 年 12 月生, 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第三代代表传人。出身于艺术世家, 五岁即承庭训, 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琴,8 岁已登台演奏。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 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 尽得艺术精髓。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 立足传统, 忠实本派, 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 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 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 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 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洒脱开张, 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几十年来, 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二)传统舞蹈 1 、冯国佩(蚌埠花鼓灯) 冯国佩,男, 1914 年8月 15 日生, 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 一代代传下来的, 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 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 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 20 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 被冠以“小金莲”。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 神态媚。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 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 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 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如今, 冯国佩的家乡冯嘴子有专门的花鼓灯班子, 花鼓灯在该村的传承率达到 80%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 冯国佩是花鼓灯的梅兰芳, 冯嘴子在整个花鼓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 是花鼓灯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至今, 仍有中央文艺院团的演员到蚌来向冯老学****技艺。冯国佩既是花鼓灯表演者,又是向国际上介绍花鼓灯的先导者。花鼓灯之所以能传遍全国影响世界, 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在我国现代民间舞蹈史, 特别是汉民族民间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8 2 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家辞典》将他记入典籍、永存史册。 2 、郑九如(蚌埠花鼓灯) 郑九如,男, 1920 年5 月生,郑九如是花鼓灯艺术怀远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舞蹈动作干净利落, 节奏感强, 显得又脆又俏。在完成舞蹈动作时, 他特别注意对四肢的控制, 给人以灵巧敏捷的美感。他善于运用空拍步伐的后勾和头部的转动, 显得轻快干脆, 别具一格。他的舞蹈洒脱大方, 飘逸流畅, 姿态优美。还擅长创作演唱灯歌,并打一手好鼓。他的灯歌调式丰富,曲调婉转悠扬,亲切感人, 歌词用韵严谨,出口成章。 14 岁跟父亲学艺玩灯,成为怀远西南乡享有盛名的兰花。后来母亲去世,他为守孝经常穿着一双白鞋上场玩灯,因他身材苗条,扮相俊秀, 服饰素雅, 观众只认白鞋不知其名, 久而久之便赢得“小白鞋”艺名。 1958 年被怀远县文工团聘任为花鼓灯教师,他一面授徒传艺, 一面对兰花的传统舞汇进行筛选整理, 加工组合, 大胆打破“大花场”与“小花场”的局限。华东舞蹈学校、空政、湖北、宁夏等歌舞团都曾邀请其前去教授舞蹈和锣鼓。不少全国著名舞蹈家如资华筠、黄毓舒、姚亚男、高倩等曾先后多次登门求教。 1990 年安徽省首届花鼓灯会上被评为“安徽省花鼓灯十大老艺人”之一。其创造的花鼓灯艺术流派——郑派是花鼓灯兰花三大流派之一。现为中国舞协会员、安徽省舞协理事。 3 、陈敬芝(凤台花鼓灯) 陈敬芝, 艺名“一条线”, 1919 年出生于凤台县陈巷村, 12 岁开始学****花鼓灯,至今已有七十六年的从艺生涯。 1958 年,调入县文化馆工作, 1962 年至 1964 年, 到省艺校担任花鼓灯舞蹈教师; 198 3 年,被中央舞院聘请教学。在此期间,也应上海舞院、广州舞院、总政歌舞团、蚌埠、淮南、霍邱等单位之邀前去传授花鼓灯技艺。 198 4 年至今在县艺校教学。 1986 年,编导的舞蹈《黄毛丫头》荣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 1990 年在安徽省第一届花鼓灯会上, 获得表演特等奖, 并授予全省十大老艺人称号; 199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