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马原课实践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原课实践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原课实践教学大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了规范社会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 特制定本大纲。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属于“原理课”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分析、解决社会和人生中的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能够让学生理解到“学好原理,终身受益”的涵义。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要价值的认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学时“原理课”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课下准备与课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由任课老师进行课堂布置,学生自愿结组,课下准备、完成,并于最后的实践课进行统一展示。“原理课”为48 学时, 3 学分。以一门课程的一个学分至少保证要社会实践教学 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为6课时,“原理课”的总课时为 42+6 。对于实践的 6学时大体作如下分配:实践动员 1学时,实践展示 4学时, 实践总结 1学时。三、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 1 、动员阶段第1周进行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 、分组准备阶段第2 周为学生自愿结组阶段。每个自然班分 3-4 个小组,约 8-10 人一组, 自行结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兼任通讯员,主要负责本组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进行, 并定期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掌握该组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3 、选项阶段第3-4 周小组成员经过初步收集资料,集体商讨确立本组要选择的项目,最好用备选项目,但经过任课教师许可,也可自定选题。为防止有些题目选的组太多,而有些没人选,任课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在一个上课班中,规定某个自然班只能在某几个项目中进行自由选择。 4 、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阶段选定题目后,5-6 周为学生的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每组成员要进行详细分工,并制定本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如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成果形式等。最终确定下来的项目实施方案交由任课老师审核通过。第7周为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审批每个小组提交的项目实施方案并对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既要注重组织的完善性,形式的活泼性, 也要使其项目与思政课挂钩,与原理课挂钩,注重项目内容的思想性。此外,“原理课”的实践项目要求全员参与,即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本组项目的准备与运行中,任课教师在进行项目实施方案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每组的分工进行审核,确保每位成员都有明确分工且有充实饱满的工作任务, 切忌浑水摸鱼者存在。 5 、项目实施方案定稿阶段经过老师的指导后,各组要认真修改本组的实践方案,在第 8周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定稿。 6 、项目实施阶段第9-13 周为重点攻坚阶段,各组根据本组的项目实施方案以预期的进度逐渐完成项目,在这个阶段中同样需要老师和组长及时沟通,掌握各组的进度,保证最终在实践课上的完美展示。 7 、项目展示阶段第14-15 周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