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卓越绩效准则”透视面对呈现在面前的这本《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计划——卓越绩效准则》小册子,您也许会迅速浮现出一系列的提问,如:什么是卓越绩效准则?它有什么用?它是否又会是另一波的赶时髦的什么玩意?我或我的组织能够从中获益吗?实施这一准则的难度如何?等等。这里将就这些问题作一简单的讨论。,在组织的管理方面出现了两股值得关注的热潮。热潮之一,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提升本国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准,强化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除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开展了国家质量奖计划。全世界目前共有六十多个国家实施了类似的计划。在所有这些质量奖计划中,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的当推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三大奖中,最早的质量奖非戴明奖莫属,它建立于 1951 年。美国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分别创立于 1987 和 199 2 年。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各个国家的质量奖计划都是以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或欧洲质量奖为范本来建立评奖方式和评奖标准的。我国也在中国质量协会的推动下于近年实施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计划。热潮之二,国家质量奖评奖准则已成为各类组织评价自身的管理水准和引导内部改进工作的依据。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准则被称为“卓越绩效准则(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它已经成为了经营管理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对照这些评奖准则来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估,这是过去十多年中出现的一个全球性的潮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参照世界著名的质量奖准则并结合我国实践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于 2004 年8月正式发布了。这标志着这种“卓越绩效模式”在我国的推广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标准的发布迅速引起了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也预示着会有众多的企业和人员会受到其影响。﹒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 20世纪 80年代,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美国的工商企业界对于改进活动呈现出了与日俱增的兴趣。有许多人都主张, 建立一个类似于日本的戴明奖那样的国家质量奖将有助于促进美国公司的改进活动。这导致了 1987 年1月6日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的诞生。这一法案规定了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计划的设立。根据当时美国国会的议会决议所述,设立这一计划的目的旨在( A)促进美国公司为荣誉而改进质量和生产率,同时增加利润、获得竞争优势;( B)表彰那些改进了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公司的成就,并为其他公司提供榜样;( C)建立指南和评奖标准,以使企业、行业、政府及其他的组织可以用来评估各自的质量改进活动的成效;(D)通过提供得奖组织是如何变革其文化并实现了卓越的详细信息,为其他的希望实现高质量的组织提供具体的指导。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被置于隶属于美国商务部技术署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 NIST )的管理之下。该奖项的行政事务由美国质量协会( ASQ )承担。绝大部分的实际工作均由来自美国的公司、大学、政府部门、咨询机构和其它组织的数百名志愿者来进行,这些工作如对申请进行审查和评分、实地考察、裁定、制订管理程序等。根据来自各方面的反馈,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