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浮漂号码选购.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浮漂号码选购.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浮漂号码选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选用浮漂的三要素在钓鱼时,选用浮漂的三要素是: 1 漂类型 2 吃铅重(浮漂的号码,各厂家大小不统一) 3 漂苗直径(影响灵敏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依据鱼情,来选用某种吃铅重的浮漂是很重要的一环,最终关系到鱼获得多少。在竞技比赛中, 假如浮漂选重了( 大了), 而轻口鱼吃饵时, 浮漂又看不出动作或动作太小, 容易漏口。但是, 在某些高密度、生口、高滑口和闹小鱼的特定环境下, 这时, 假如浮漂选轻了, 鱼口又很快的话, 抛竿后浮漂从翻身、直立、下降、到位太慢, 这样会比别人少钓鱼获。例如:有甲乙两人在竞技比赛中底钓快鱼,甲选用的浮漂比乙选用的浮漂大一号。甲平均 15 秒抛一杆,1 小时抛了 240 杆, 按单尾中鱼率为 50% 来计算, 那么甲的鱼获就是 120 尾。因乙的浮漂选轻了一个号码,乙抛杆后,铅坠和鱼饵比甲慢 1 秒下降到位, 一小时就等于抛了 225 杆, 同样按中鱼率 50% 计算, 那么乙的鱼获就是 113 尾, 比甲少钓鱼获7尾。别看这差别不大, 但是, 在竞技比赛中, 往往比别人只少钓了一尾鱼, 就带来无限遗憾。当然, 有时鱼很小, 口又弱, 漂选又用的太大了, 铅坠较重, 上顶的鱼口带不动铅坠, 这时就不要用太大的浮漂。竞技比赛中选用浮漂的目数在竞技比赛中,鲫鱼鱼口很快的话,一般选用浮漂的目数不超过 11 目,目的是快速到位, 打频率,多抢鱼。钓混养鱼如果口不快、也不很滑时,一般要选用大于 13 目的硬尾浮漂。下面,列举一个例子供参考来选用浮漂。列: 当我们进行竞技钓小鲫鱼时,赛前摸底知道钓底鱼获的时速大概在 90 尾内。那么,我们可按下表选用 3 类系列的浮漂即可达到要求。但是,为了留有比较宽余的范围,尽可能的去多钓一些鱼,有可能钓获超过一百尾,那么, 我们选用的浮漂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 选用大上一到二类的浮漂, 即可在 4-5 类系列中选用。一般, 不要超过三个系列类, 即不要选用 6、7、8 ……类以后的浮漂, 除非有大风或是生口鱼。选定浮漂的目数在 7 目至 11 目之间。当然,如果钓浮或钓行程就不必加大漂号了。以上比如, 只是在选用浮漂大小( 吃铅重) 方面的一个因素, 实际在钓鱼过程中, 影响鱼获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选用浮漂的三要素在钓鱼时,选用浮漂的三要素是: 1 漂类型 2 吃铅重(浮漂的号码,各厂家大小不统一) 3 漂苗直径(影响灵敏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依据鱼情,来选用某种吃铅重的浮漂是很重要的一环,最终关系到鱼获得多少。在竞技比赛中, 假如浮漂选重了( 大了), 而轻口鱼吃饵时, 浮漂又看不出动作或动作太小, 容易漏口。但是, 在某些高密度、生口、高滑口和闹小鱼的特定环境下, 这时, 假如浮漂选轻了, 鱼口又很快的话, 抛竿后浮漂从翻身、直立、下降、到位太慢, 这样会比别人少钓鱼获。例如:有甲乙两人在竞技比赛中底钓快鱼,甲选用的浮漂比乙选用的浮漂大一号。甲平均 15 秒抛一杆,1 小时抛了 240 杆, 按单尾中鱼率为 50% 来计算, 那么甲的鱼获就是 120 尾。因乙的浮漂选轻了一个号码,乙抛杆后,铅坠和鱼饵比甲慢 1 秒下降到位, 一小时就等于抛了 225 杆, 同样按中鱼率 50% 计算, 那么乙的鱼获就是 113 尾, 比甲少钓鱼获7尾。别看这差别不大, 但是, 在竞技比赛中, 往往比别人只少钓了一尾鱼, 就带来无限遗憾。当然, 有时鱼很小, 口又弱, 漂选又用的太大了, 铅坠较重, 上顶的鱼口带不动铅坠, 这时就不要用太大的浮漂。竞技比赛中选用浮漂的目数在竞技比赛中,鲫鱼鱼口很快的话,一般选用浮漂的目数不超过 11 目,目的是快速到位, 打频率,多抢鱼。钓混养鱼如果口不快、也不很滑时,一般要选用大于 13 目的硬尾浮漂。下面,列举一个例子供参考来选用浮漂。列: 当我们进行竞技钓小鲫鱼时,赛前摸底知道钓底鱼获的时速大概在 90 尾内。那么,我们可按下表选用 3 类系列的浮漂即可达到要求。但是,为了留有比较宽余的范围,尽可能的去多钓一些鱼,有可能钓获超过一百尾,那么, 我们选用的浮漂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 选用大上一到二类的浮漂, 即可在 4-5 类系列中选用。一般, 不要超过三个系列类, 即不要选用 6、7、8 ……类以后的浮漂, 除非有大风或是生口鱼。选定浮漂的目数在 7 目至 11 目之间。当然,如果钓浮或钓行程就不必加大漂号了。以上比如, 只是在选用浮漂大小( 吃铅重) 方面的一个因素, 实际在钓鱼过程中, 影响鱼获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浮漂漂苗的直径(灵敏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实测证明,同样材质、同样大小的漂号,其漂苗的直径越细,灵敏度就越高(见文章后面表中所列浮漂的灵敏度与漂苗直径的关系)。当然, 影响浮漂灵敏度的还有很多因素, 如体积、表面积、浮力、表面斥(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