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老牛不要期权的启示
对于创业者和职场人来说,“期权”,一直是一个充满魔力和诱惑的词,意味着通过你的努力工作将可以获得一笔丰厚到你难以预料的财富。正因为如此,期权也成为投资方激励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最常用的方式。
■期权的常象
期权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者或员工努力工作的回报。
期权激励的授予对象主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员工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决策和经营,因为有期权的激励,高管们会想方设法提高公司内在价值,从而提高公司股价,并从中获得收益。
既然是回报,那么按贡献大小来分配是天经地义,也是最公平的分配原则。公司的创始人或领头人由于有着超乎寻常的贡献,所以,如果其在公司里的持股比例比较低,那么,理应获得最丰厚的期权回报,这也是众多企业实践反映的期权分配规律。
■蒙牛的异象
蒙牛是牛根生亲手培养出来的企业品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蒙牛在老牛的带领下仅用了10年时间就让产值从零起步达到300亿元,稳居乳业龙头地位。同时,蒙牛的股权是高度分散的,牛根生在蒙牛的持股比例为10%左右。
但是,一方面,老牛从未套现过一股,全部股份捐赠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当初蒙牛授予期权时,遵照牛根生的个人意愿,公司从未向他授予任何期权――老牛不要期权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层骨干能够多拿一些。
■老牛的启示
牛根生创立蒙牛以来,始终奉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
其实,牛根生早在伊利公司担任副总裁时就在践行自己的散财主张。有一年,公司要拿18万元给他买一辆桑塔纳,而他却将这笔钱用在了下属身上;又一年,他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众人。
在蒙牛,牛根生不仅散财给员工,最终还把在蒙牛所持的股份全捐了,完成了“从小慈慈员工到大慈慈社会”的飞跃。
老牛还一再告诫自己的下属: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啊!这里面是一个“大无”与“大有”的战略关系,而不是眼前一时一事的简单“无”与简单“有”的关系。
纵览国际国内的企业,提出“让员工利益最大化”、“让社会利益最大化”口号的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不是很多。
老牛认为管理之道归根到底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他提出“经营人心”的主张。公司管理者最高的管理艺术,也许不在于他的“术”(对管理工具的应用),而在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