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docx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8/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
1材料与方法
1.1培育水草模拟自然生态环境鳝苗放养前15d,在网箱内投放水花生,营造黄鳝自然栖息生态环境。水花生入箱前先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min,水花生覆盖80%箱内水面。水花生成活后,用200×10-6生石灰全池泼洒,7d后药性消失,水花生返青后放养鳝苗。
1.2鳝苗的选择、运输与放养选择体表鲜亮、粘液多、游动自如、健康无病的笼捕深黄大斑鳝苗。采用大容积塑料箱带水运输,箱内装入2/3的自然温度池塘水。鳝苗于2012年5月一次放足,放养平均规格为30g/尾,每箱鳝苗规格保持基本一致。鳝苗放入网箱前用生姜水+水霉净+多维浸泡45~90min;挑除在消毒过程中有扬头、跳动、扭曲表现的受伤的鳝苗。消毒完毕后,将鳝苗轻轻放入网箱。鳝苗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此外,在黄鳝摄食正常后,每箱混养泥鳅10尾。
1.3投饵与日常管理鳝苗入箱后2d不投饵,第三天傍晚开始投喂水蚯蚓,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投喂初期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约占黄鳝体重的1.0%~3.0%;6-9月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投喂量,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5.0%~8.0%,其中早晨投喂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全天投喂量的70%,并以喂后1~2h吃完为宜。定期给池塘注换水,高温季节加大池塘注换水力度,一般5~7d换水一次,每次注换水20cm左右,注换水温差小于4℃;每月泼洒1~2次生石灰,每次生石灰的施用浓度为15.0×10-6;箱内每个月交替施用1次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施用浓度为3.0×10-6,EM菌施用浓度为0.5×10-6。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查箱,每周洗刷1次网箱,及时清除箱内残饵和烂草,检查网箱有无破损或敌害生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注天气变化,如遇下暴雨,池水位急升,及时提升网箱,以防黄鳝外逃。认真做好养殖日志,逐日记录池塘和网箱投饵、鱼病、用药等情况,并存档备查。

1.4主要疾病及防治池塘网箱养鳝,较易感染的疾病有3种,通过及时用药治疗能得到很好的控制。(1)出血病。鳝苗下箱后,因为环境改变,部分体质弱的鳝苗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而发病。病鳝白天头部露出水面(打桩),晚上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上草),体表有血斑,口腔有血液,将黄鳝倒置可自行流出。治疗:用(3~5)×10-3的聚维酮碘全箱泼洒;内服三黄粉+败毒康+电解维他(各2~5g/kg饵料),连用3~5d。(2)腐皮病。受伤的黄鳝由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发炎充血,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部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治疗:用(3~5)×10-3的聚维铜碘或0.1×10-6的三氯异氰脲酸兑水全箱泼洒,并内服败血宁十电解多维(各2-4g/kg饵料),连用3~5d。(3)肠炎病。一般在气温高,饵料不干净,水质败坏时由细菌感染而发病。病鳝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不进食,白天有上草现象,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肠边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粘液从肛门流出。治疗:用(0.3~0.4)×10-6百毒杀星兑水全箱泼洒,并内服大蒜素+败毒康+电解多维(各2~5g/kg饵料),连用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