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质检情况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68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检情况分析.ppt

上传人:sxlw1984 2021/8/24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检情况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质检情况分析
1
第1题
错字较多,而且很离谱。其中错得最多的是“帷”、“槊”、“作”和“觞”,此外“曲水”写成“取水”,“作客”写成“坐客”的也不少。更有学生常见的、语义很简单的字也出错,比如“赋”字右边“武”字多一撇,“月明”写成“夜明”或“月鸣”,“故国”写成“固国”……各种错误五花八门。
写上句的,错误率还是较高,“万里悲秋常作客”误写成“艰难苦恨繁霜鬓”。
2
第5题
(1)原文: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3分)
译文:(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
(得分点:“适”,刚好、恰好;“期月”,满一个月;“乌”,怎么。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公又来燕于此”为状语后置句 .
3
错例分析:
①等到约定的时间,您又来到这里设宴,您难道没有感情吗?
(“期月”翻译错误。还有把它翻译成“一周期”“几个月”等等)
②恰好一个月,王仲舒又来这里参加宴会,王仲舒哪里会无情呢?
(把“公”直接翻译成“王仲舒”,没有根据语境进行转换,导致译文过于直白)
③到了这天,您没有在此设宴,何来无情之说呢?
(这位考生成了辩护律师了!)
④期限到了,王仲舒又来到这里,王仲舒没有得到回应。
(不知所云~~)
⑤约定好适合的日期,你要再来这里参加宴会,你可不能不领情啊!
(谁做东啊?)
⑥适逢满一个月,您又来这里办宴,您为什么要拒绝我们呢?
(哪个字能翻译成“拒绝”呢?)
4
(2)
原文: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3分)
译文:用写信的方式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
(得分点:“以书”,用书信、用写信的方式。“其”,希望、一定、可要。“为”,替、给。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其”为祈使语气词,要准确译出。
错例分析:
①用笔写下命令说:“你帮我记下来!”
(把“书”翻译成“笔”。也有翻译成“书本”“书写”“书面”“诏书”“文书”“文章”等)
5
②写信命令韩愈说:“你一定要替我记下这件事!”
(把“愈”直接翻译成“韩愈”,没有根据语境转换成“我”,导致译文过于直白)
③来信命令我说:“你应该在上面记载我的名字!”
(韩愈答复说:“我还没有机会去滕王阁,怎么可能在上面记载您老人家的名字呢?”)
④王仲舒公命令我说:“你为我记一下吧!”
(文意理解基本正确,但关键点都没有准确译出,可惜!)
⑤打开书本,命令韩愈说:“你给我记住!”
(这位考生莫非平时经常被老师处罚背书?)
⑥写信给韩愈说:“你的文章被我记下来了!”
(哦,“为”可以解释为“被”呀?)
6
⑦用书告诉韩愈:“你的功劳我记下了!”
(韩愈有什么功劳呢?)
⑧用文章来表达说“王公所做的事我会记住”。
(莫名其妙!)
⑨拿纸笔给我,对我说:“你来为我记录下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事!”
(在这位考生的“帮助”下,韩愈终于实现了“造观”滕王阁的梦想。)
⑩王仲叔用命令口吻对我说:“你来维修它,我来著书呼吁!”
(三十年的时间超越!)
7
第6题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3 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病例分析:
①这四句在文中抒发了远在边塞无人问津及思念家人的哀愁、思念之情,如“野云”“无城廓”“胡雁哀鸣”“胡儿眼泪双双落”。
(没有写出在整首诗中的作用,得0分)
8
②描写当时军行的情景,用景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于空泛)
③从视觉与听觉渲染了气氛。胡雁哀鸣,胡儿落泪,雨雪大落,万里乌云,无不倾诉凄凉。
(有具体描述,可惜作用分析很不全面到位。)
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整篇诗歌由写景过度(渡)到写情。
(从结构上分析作用,这样的答案不少。问题是,这四句诗本身就是写景的句子。)
⑤为全诗中提升了色彩。体现当时的心情,公主远嫁乌孙国的伤感心情。也是全诗中主导作用,更为体现诗的含义。
(是“古从军行”,而不是“古和亲行”。)
9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3 分)
答案示例一: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③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每点1分)
答案示例二:①这两句诗运用用典手法,②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③讽刺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每点1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