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工艺美术史
——陶瓷艺术史
一:工艺美术的理解
二:工艺美术的种类
三:学习工艺美术的目的
概 述
造型艺术之一,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日用工艺
和陈设工艺,从材料上可分为陶瓷、玉石、金
属、漆木、牙角、丝毛棉织物等。
它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是生活和美学
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通过衣食
住行等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工艺美术直接体现
人们的生活方式。
广义的工艺美术,它作为实用艺术的同义
词,既包括手工艺,又包括现代工业艺术设计,
既能解释传统工艺现象,又能包容未来的工艺形
态。
狭义的工艺美术,主要指手工艺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一:工艺美术的理解
概 述
生活日用品:如陶瓷、花布、家具、漆器等
装饰欣赏品:牙雕、玉器、景泰蓝等。
二:工艺美术的种类
概 述
A:创新
创新设计方法:复制 承传 分
解 淡化 意念
(材料与工艺的置换)
B: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
三:学习工艺美术史的目的
概 述
从装饰纹样看:商代的饕餮(tao tie)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pan chi)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等。
从艺术风格看: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等。
它形成和发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完整、浑厚、质朴、典雅、大方、明快,而又富有浓厚的装饰美。
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
概 述
一:概述
二:石器工艺及其他
三:陶器工艺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概述
中国的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和北京郊区周口店。大约到了二十万年前,人类已从猿人进化到“古人”阶段,由原始群生活逐渐向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过渡。已发现的遗址以广东韶关马坝圩的“马坝”、湖北长阳的“长阳人”和较晚些的山西省襄汾丁村的“丁村人”遗址出土的资料较多。到了距今大约五万到二万年前,人类已进步为“新人”时期。已发现的遗址,以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河套人”、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四川资阳的“资阳人”、广西柳江的“柳江人”等,最具有代表性,出土的遗物也较为丰富。母系氏族的繁荣期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以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河姆渡文化”等。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在这以后,即由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这时期的遗址,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已发现的不下千数百处之多,著名的有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四川)、“屈家岭文化”(湖北)、“青莲岗文化”(江苏、浙江)和沿海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山东、辽东半岛)以及时代较晚的“龙山文化”(河南、山东),“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甘肃、青海)。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其时期距今约四千年,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这时正是原始公社解体时期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大约从上述一些晚期的文化时代,即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原始氏族公社已经进入了父系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是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此后,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才逐渐形成了定居的生活和男女分工的劳动,逐渐向以男子为主的父系氏族转化。父系氏族的特点是男子取得并掌握了生产和经济的权力,妇女仅成为管理家务和生育子女的家庭成员。这在当时,必然要引起社会和生活风习的重大变化。
     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财物有了剩余,于是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私有制,出现了剥削和压迫,由于氏族部落间的相互争夺,更出现了俘虏和奴隶,这便是阶级产生的根源。由此导致原始公社的解体,继之出现的是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