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复方血栓通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有效性及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方法: 19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9)和对照组(n=98),观察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服药12个月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血流变指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脑梗死;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22-02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再次复发致残、致死率高,即使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亦较差,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止脑梗死复发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具有相同的疗效,但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更低。现将复方血栓通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脑梗死1~6个月之间的患者,发作后数日内通过头颅MRI可以看到主病灶存在;没有严重的合并症(恶性肿瘤、肝硬化、肾衰竭、心力衰竭)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头颅CT或MRI发现颅内出血性病灶;②心原性脑栓塞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史;④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史;⑤对复方血栓通胶囊过敏者,有阿司匹林禁忌证(对乙酰水杨酸过敏、哮喘等)者;⑥合并严重感染或半年内有大手术史者。
将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9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99)和对照组(n=98),其中,男106例,女91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血压、血脂高者常规给予控制血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粒,3次/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服药时间共计12个月。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服药后12个月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变化。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中有13例(%)再发脑梗死;对照组中有19例(%)出现终点事件,其中12例出现脑梗死(%),4例出现脑出血(%),3例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试验期间,治疗组中有5例出现轻度肠胃功能不适,未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在脑梗死复发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前后治疗组各项血流变指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