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综述.docx

格式:docx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yzhluyin1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综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成因浅探邹巧林(教育科学学院 2007 级心理系学号: 1013407043 ) 摘要: 对于***的成因问题, 我国古代主要存在“先天说”和“后天说”, 国外主要有“生理因素决定说”和“心理社会因素决定说”。经过对前任研究的分析, 笔者认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词: ***成因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这一概念, 是德国医生创造的, 描述“对异性不能作出性反应, 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现在学术界倾向于认为, ***与异性恋和双性恋一样, 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 也就是说, 它除了在“性取向”上与异性恋和双性恋不同以外, 其他的恋爱方式均不存在差异。“***现象是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据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的调查, 我国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 % , 仅有心理倾向的占 % , 两者兼有的占 % 。而据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的调查, 保守的估计我国***者也有 3600 万~4800 万人。***现象由来已久, 对于***的成因也一直是学者和大众争论的话题, 关于***的成因, 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 另一种认为是由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而***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对***的成因做一点浅近的探讨。一、“先天说”与“后天说”我国跟其他国家一样, 从古至今都存在着***现象, 虽然我国文献里对于***现象及其成因没有学理上的探讨, 但却有类类似先天和后天的说法, 只是这种说法与近代遗传学者所所的不尽相同罢了。总的来讲, 我国文献中将***的成因归结为“先天说”和“后天说”, 前者也称为“夙命说”, 包括“***恶果报说”和“因缘轮回说”; 后者包括“环境劫诱说”和“意志堕 2 落说”。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 第十二卷) 里说:“凡女子***佚发乎***之自然, 娈童则本是无心,皆幼而受给,或势劫利饵耳”这可认为是后天环境劫诱说。他在《如是我闻》( 卷三) 中还说到***是“事皆前定”,又说“此辈沉沦贱秽,汉亦前生孽报,受在今生, 未可谓全无冥数”这是先天***恶果报说。据思考则可知,在四个解释里, “环境劫诱说”和“意志堕落说”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恶果报说”和“因缘轮回说”两种说法在当今社会只能被放弃,而用遗传的说法代替。因此,我国古代对***成因的研究具有部分的合理性,但还不够全面。我国学者李银河等人也曾对***作过专门的调查研究, 其研究结果发现, 正如国际上对***的成因是先天还是后天没有定论一样, 有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先天的, 而有的认为是后天的。最终他们认为在造成***倾向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中,有几个因素很重要。 1、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 性朦胧期) 的遭遇和经历。他们将***成因强调首次性经验重要性的理论称为“空白占据”理论, 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二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 但毕竟是两回事, 因为人们可以在认同了某种性别角色之后, 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空白, 而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 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身的性取向。(2 )恋母情结。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对***成因的观点相似。(3 )极度压抑。这一观点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