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考试资料
地下水资源勘察
绪 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按其分布的空间可分为大气水资源(即大气降水)、地表水资源(即江河湖海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即储存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为了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必须进行地下水资源勘察和评价。
一、地下水资源勘察的任务和要求
(一)地下水资源勘察的任务
地下水资源勘察的基本任务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勘探方法,按着一定的勘察程序和勘察阶段,调查研究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其质量、数量特征,提出开采利用建议;预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根据具体的勘察目的,又可分为区域性地下水资源勘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勘察和专门性地下水资源勘察。
(二)地下水资源勘察范围
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范围应根据勘察阶段和勘察目的以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的要求确定,一般条件下应包括一个相对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三)地下水资源勘察阶段的划分
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地下水资源勘察划分为普查、初勘、详勘、开采四个阶段。
(四)地下水资源勘察的基本工作内容
地下水资源勘察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气象水文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勘探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二、地下水资源勘察的主要技术方法
(一)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基础方法。
通过水文地质测绘可以全面了解勘察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气象条件。通过对测绘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地下水的形成、分布与富集规律,初步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作出初步评价,同时为进一步布置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1、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1)水文、气象调查
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它们控制了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并影响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条件。因此,应进行水文、气象调查。
2)地貌、第四纪地质调查
地形、地貌特征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地质构造与近代沉积物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控制着地下水的埋藏分布与补给排泄。第四纪沉积物是地下水分布储存的主要场所。因此,
- -
- 考试资料
是水文地质测绘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
3)地层调查
地层岩性是地下水赋存、运动的介质。地层的成因、分布特征及岩石的性质、特征与含水层的分布及富水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重视对地层岩性,特别是含水地层和岩石含水性的调查研究。
4)地质构造调查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移和富集有着控制性的影响,大的构造体系控制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进行地质构造调查。
5)地下水露头调查。地下水露头(泉、井)是认识地下水及其含水层的“窗口”。因此水文地质测绘要注意对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6)地表水体调查
在自然界水循环中地表水(河流、湖泊、渠道、水库等)和地下水之间经常发生联系而互相转化,查明它们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转化关系,对阐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条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7)水质调查。水质是评价地下水质量的依据,是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8)地植物调查
地植物即水文地质指示植物。利用地植物寻找地下水,判明地下水的某些特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平原地区,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9)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调查
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调查对评价地下水的储存量、可开采量具有直接意义。
10)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地下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