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传染病的预防(室内课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的预防(室内课教案).docx

上传人:drp539604 2021/8/2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的预防(室内课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室内课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惯,自觉锻炼身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教学要点
 1、什么是传染病?
 2、传染病的途径。
 3、传染病的预防办法。
 (一)传染病传播途径
 传染病是由各种疾病性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疾病。这些病原体都可使人生病,它们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有的高级一些,有的低级一些。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病毒(如肝炎病毒)、衣原体(如沙眼原体)、立克次氏体(如普氏立克次氏体可引起流行性班疹伤寒)、支原体(如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细菌(如结核杆菌)、真菌(如念珠菌)、寄生虫(如吸血虫、蛔虫)。所谓传染就是说这些病原体可以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它可由一个动物传给另一个动物或由动物传给人而使人得病。
 那么这些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呢?不外乎有以下三个基本环节:第一是携带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第二是病原体
经过一定途径传给他人,这条途径叫做传染途;第三是容易感染这种病原体的人,叫做易感者。
 在传染途径方面,根据病原体侵人机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①经呼吸道传染(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麻疹、白喉、狸红热、百日咳、流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当病原体携带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在呼吸道寄生的病原体随着粘液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人,即可造成传染。当飞沫中的水分被蒸发,变为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大的飞沫核降落到地上,在刮风、扫地随尘土飘起,还可以感染别人,小的飞沫核一直飘浮在空气中而具有污染性。
 ②经消化道传染。许多传染病都属消化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绦虫病、华枝睾吸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布氏姜片虫病等)、结核病,此外,一些呼吸道疾病也可经消化道传染,如白喉。但它们之间还不完全相同,如霍乱是通过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而污染,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既可通过饮水也可通过食物传染,而肠道寄生虫病多是通过食物被污染而造成污染,比如吃豆猪肉造成绦虫病。
 ③接触传染:又分为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传染是由传染源的感者与接触而传染,如由疯狗咬伤而致狂犬病,还有淋病、梅毒、艾滋病等经性接触而传播等。间接接触传染则是由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后经过一定中间环节才感染易感者,如被痢疾病人污染
手拿过的东西,易感者拿过后不洗手,又拿东西吃,引起痢疾;血吸虫患者排出的虫卵,在叮螺体内发育成尾蝴,污染了水,易感者再接触这种疫水就可感染血吸虫病;破伤风杆菌的芽抱可长期存在在土壤中,这些污土如污染了伤口即可引起破伤风。
 ④虫媒传染。是由节肢动物叮咬传染源后,病原体进人节肢动物体内,有的病原体还在节肢动物内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如疟原虫),再由节肢动物叮咬易感者引起传染,但这种疾病通常不能由一个人直接传染给另一个人,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大脑炎)、黑热病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以经常性的预防措施与在传染病发生后的防疫措施相结合,也就是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原则。预防措施都是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