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明白了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 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主要写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小洞是由石头上方的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同一个地方,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奇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终于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孜孜不倦, 研究电学, 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地创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由此说明了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现在的学生几乎从来都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家里, 不是“小公主”, 就是“小皇帝”, 甚至“小霸王”; 班级里, 一部分人有时不完成家庭作业, 有时马马虎虎, 字迹潦草地写完了事,有时甚至还在作业本上“开”了一个个“小天窗”,照这样下去,怎么能够“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呢? 有一次,我发到一张试卷,便细心又细心,仔细又仔细地做了起来。有两道题很难, 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毕竟这些远远超过了我的估计范围。于是, 我先做完其他题, 再回过来看这些题。天气虽然凉爽, 可我却全身燥热。看着那两道题, 我一会托着下巴, 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天花板, 仿佛上面就刻着答案。一会儿又把笔转来转去, 可无论我怎么想, 躲在我记忆深处的那几个字就是不肯出来。我的脑神经更似乎要爆炸了, 怎么也坐不牢。经过我的苦思冥想, 还是把自己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写在了上面。虽然不知道对与错, 但至少也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歌尔摩出生的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 共 100 多项,而他最为突出的发明则是炸药,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人生,这不正体现了他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或许,梦想未来对我们而言是遥远的,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地理想。”这句话是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给予我的启示。我国唐代诗人李白,非常聪明,但不爱学习。一天,他在小河边玩耍,看到一位老奶奶在河边磨针,便好奇地问: “老奶奶,你在干什么? ”老奶奶回答: “我在磨针呀!”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棒, 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磨成针哪? ”老奶奶笑了笑, 慈祥地说:“只要我天天磨,总有一天会把它磨成针的。”李白深受启发,马上回家读书去了。从此以后, 他每天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大诗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我在去年五月开始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我十分胆小,还得爸爸扶我;慢慢地, 我敢自己骑了, 但还离不开爸爸的帮助, 在爸爸松手时, 我总会摔上一大跤。这可该怎么办呢?看到朋友们骑自行车“呱呱叫”,我便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学会骑。在爸爸的指引下, 过了两三天,不知摔了多少跤,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通过自身体验, 我悟出了一个哲理: 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 并为这个目标不停奋斗, 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2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名叫《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课文,读完后,我深受启发。文章特地以古代医学家李时珍, 外国科学家爱迪生和现代书画家齐白石三位古今中外有特殊成就的人为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认为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记得我小时候, 不会跳小绳, 妈妈鼓励我说:“不会不要紧,只要你每天晚上练习十到二十分钟,保证你两个月之后就会了!”我听了妈妈的话, 半信半疑, 心想, 反正练一练也没有坏处, 我就试一试吧! 从那天开始, 我每天晚上都认真快速地做完作业, 坚持练跳绳。起初跳得不好, 但经过三四天的努力, 我渐渐越跳越快, 也跳出了节奏感。每天手摇酸了, 我停下来甩一甩, 脚跳累了, 我坐下来踢一踢, 然后又投入到跳绳练习中去了。就这样, 两个月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学会了跳绳, 而且有时比妈妈跳得还好呢! 我的朋友小红, 也是个爱运动的小姑娘, 可她总是半途而废, 昨天还打着网球, 今天又改跑步;今天还跳着大绳,明天又打起了羽毛球,所以两个月同样过去了我学会了跳小绳, 而她却一事无成!这时,我想:做一件事,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现在大家一定明白这个道理了。最后, 我也将这篇文章推荐给你们, 希望你们也能受到像我一样的教育。读《滴水穿石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