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你好,我叫保罗·史密斯!
伦敦设计博物馆2014年6月举办的保罗・史密斯个展“你好,我叫保罗・史密斯!”(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今年巡展至比利时哈索特风尚博物馆(Mode Museum Hasselt),展览从1月30日持续到6月7日。哈索特风尚博物馆在原展览的基础上,扩大了展览体量,策展人唐娜・拉芙黛(Donna Loveday)为此特别甄选和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的时装展示部分。该展览不仅从保罗・史密斯事业生涯起点开始全面地展现了保罗的设计世界,还展出了他的一系列摄影作品、艺术收藏,以及和各大品牌合作的全球限量版产品,包括限量1500台的莱卡相机史密斯版、彩条纹MINI COOPER、与汤玛斯・古德(Thomas Goode)合作的皇室御用骨瓷等。在展厅内,你甚至有机会看到按照等比复制的孵化奇思妙想的考文公园设计团队工作室,以及以“无奇不有”闻名的保罗自己的办公室。更精彩的是,展览以多媒体的方式可视化了保罗脑中的世界。走进“保罗的大脑”展厅,你将被笼罩在令人惊叹的多屏影像中,看到他在旅行和生活中拍摄的照片是如何逐渐扭曲、分解,转化为我们在保罗的设计中常见的花纹和图样。保罗的声音伴随着屏幕上的变化,娓娓道出灵感的来源:带着对生活的浓厚兴趣,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就是保罗・史密斯的秘密。
从赛车手到小裁缝
如果回到上世纪60年代的诺丁汉,也许在某个悠闲的时刻,你会见到一个在服装仓库打杂的16岁瘦高男孩,他技巧娴熟地骑着自行车从大街小巷穿过,骑向父母所在的小镇比斯顿(Beeston)。从小梦想成为职业自行车赛手的保罗从未想过,人生的巨大转折从一年后的车祸开始。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摔断了他的大腿骨、锁骨、肋骨、手指……斩断了他未来车手的道路。
多年后再回忆起自己对时尚的触觉来自于哪里,保罗在一次采访中说,作为一名自行车赛车手,需要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体型,注意自己在车上的形象,那时虽然说不上时尚,但却对细节十分敏感,例如他从不穿黑袜子参加比赛,因为那太没范儿了。
在医院的半年里,保罗天生的幽默感让他顺利挺过了压抑的情绪,他为能用脚趾头夹着汤匙喂自己吃果冻而洋洋得意,成了整个病房的开心果。在病房结交的几个新朋友,后来常常带他去当地艺术学生们爱去的酒吧聚会。在这里听着朋友们闲谈包豪斯、蒙德里安、柯克西卡、安迪・沃霍尔,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方向。
九平米的开端
1969年,刚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宝琳・德尼尔(Pauline Denyer)在诺丁汉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时装课。邂逅保罗后,她成为了保罗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爱侣和动力。在宝琳的支持下,保罗一面在夜校学米见方、连窗户都没有的小店。刚开始宝琳主刀做设计,保罗协助,并且只在周五和周六开张,其他日子保罗四处打工补贴服装店开销。
和大多数时尚圈的顶尖人物相比,保罗的事业起点十分低调。不仅第一家小店丝毫不起眼,连第一次参与巴黎时装周、推出首个男装系列都是从一间酒店小房间开始。1976年宝琳带学生们去巴黎参观时装秀时,保罗“混迹其中”随他们一起到巴黎。在酒店房间里略加布置,规规整整地摆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