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重点]
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教学要求]
1、知道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目标的含义及性质,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理解并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第1页/共46页
目标管理(MBO)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后来的行为科学(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目标而努力。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管理中的管理”。
第2页/共46页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一、目标的含义
目标是一个组织各项管理活动所指向的终点,每一个组织都应有自己的目标。尽管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目标,但有一点共同的,那就是追求效率。如果一个组织不能始终做到这一点,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存在价值。
第3页/共46页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或宗旨的具体化。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效的标准。
教材66页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第4页/共46页
组织目标的类型和特点
总目标
战略目标 远期目标 部门目标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 岗位目标
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行动指南
多元性——处理多目标之间的关系
层次性——相互关联,层层分解
时间性——目标的动态变化
第5页/共46页
组织目标的作用
目标就是方向。引导我们集中精力。
目标就是里程碑。使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还有多远的路程。
目标就是推进剂。可以集腋成裘,逐步推进。
目标分清责任。明确对每位员工的期望。
目标催人奋进。使人们从日常工作的无聊中解脱出来。
第6页/共46页
企业目标如何定位,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企业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
现代企业由于普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注重在企业的稳定发展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利润”,或如有些学者提出的“适当的利润”、“满意的利润”。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第7页/共46页
二战以后,顾客至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他认为,只强调利润会使企业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因为企业可能为了今天的利润而危害了明天。所谓“创造顾客”,意味着企业管理应着眼于有效的调动资源,满足顾客对企业的不同要求,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
目前,企业目标已融入了社会责任的内容。比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等。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第8页/共46页
二、目标的特征
1、目标是组织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企业经营思想 教材67页
2、目标具有多重性。
德鲁克提出的八个领域
罗宾斯的十个目标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第9页/共46页
三、确定目标的原则
1、现实性原则
2、关键性原则
3、定量化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权变原则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第10页/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