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2节电动势
教 材 分 析
电动势的概念较为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电路中产生持续稳定电 流原因的探讨,使学生知道电源工作过程中电源内部存在非静电力的作用。在讨论 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引入电动势概念,为学习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做铺垫。
学 情 分 析
一学生对各种电源比较熟悉,所以本设计从介绍各种电源开始,明确本节课要研 究电源的特性。学生在初中已经分析过电路,但没有深入研究过电源的作用。在前 一章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电场有一定的了解,对电场内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有一定 的掌握。对于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对电动势的概念及其本质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 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分清外电路和内电路及其电场方向
2、 知道在外电路和内电路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及能量转化情况
3、 认识非静电力及其做功伴随的能量转化
4、 理解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5、 了解电源的内阻
过 程 与 方 法
1、 通过展示不同电源“电压”不同,引发对电源“电压”本质的思考
2、 通过实验演示和问题设置,将电荷在外电路的移动与小球从高处向低处 运动进行类比,将电荷在内电路的移动与小球从低处向高处类比,引出非静 电力的存在及其做功引起的能量转化
3、 类比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低处移到不同高处,向上的外力做功不同, 反映外力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本领不同,理解单位电荷量在内电 路移动,非静电力做功不同,从而反映非静电力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 能的本领大小
4、 通过实验展示说明电源内阻的存在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牛奶进行实验,走进对电源特性的思考和 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2、 运用恰当的类比,化抽象为具体,提升联想和迁移能力
教学
重点
电动势概念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
教学
难点
电动势概念的建立,不同电源非静电力的来源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
资源
物品:挂钟、西红柿、牛奶、食用油、透明容器、铜片、锌片、导线等 朗威实验(电压传感器)
活
探究不同电源的电压:
1、 展示正在工作的挂钟,取下电池,用插上铜锌片的西红柿给挂钟供电。
2、 用电压传感器分别测西红柿、牛奶、花生油的“电压”,展示表格
1、观察并说出挂钟的 工作情况。
两极金属
电解质
两极间电压
动
Cu片和Zn片
西红柿
2、观察朗威界面上不
Cu片和Zn片
牛奶
同电源的“电压”,填写
导
Cu片和Zn片
花生油
表格。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入3、请学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整合后列出。
3、尽可能地提出自己 的问题。
1、 提出关于外电路的几个问题(PPT展示):
(1) 导线中电场方向是怎样的?
(2) 正电荷沿导线从电源正极向负极移动还是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3)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还是负功?
(4) 能量如何转化?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内电路的问题(提示可 参考外电路的问题),并将问题提炼后列出。
3、 提出核心问题:在内电路,正电荷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