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中俄服务贸易发展缺陷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经济继续呈现服务化的趋势当中,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展开了积极的服务贸易,但合作规模及在双边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远不及货物贸易,这种状况与两国较大的经济规模极不相称,不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而服务贸易的大力发展有助于转变中俄经贸增长模式,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中俄应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拓展服务贸易领域,探索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
一、中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俄两国同属传统服务行业大国,尤其是中国的旅游业、俄罗斯的运输业都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中俄经贸合作交流的日渐增强,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传统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近些年,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持续升温,旅游业已经成为中俄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根据中国国家旅游总局的统计,,%,%,成为继日本和韩国后中国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国①。并且,俄罗斯人来华旅游呈现向中国内地纵深扩展的趋势,成为中国内地许多景点入境游的主要客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入境旅游客源国。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仅次于德国游客的数量。自2005年8月25日起,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主要目的地国家,中国旅游者赴俄旅游可通过中俄互免团体签证渠道,这为中俄旅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中俄两国还将互办旅游年:2012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2013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旅游年”。随着中俄旅游市场经营日益规范化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两国间的旅游服务规模将会逐步扩大。
劳务和工程承包合作是中俄间传统的合作领域。据中国驻俄罗斯使馆经商参处统计数据显示,,完成营业额分别达10亿美元和15亿美元。,分布在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建筑装修、木材加工等领域①。另据俄罗斯相关调查机构统计,近十年来俄罗斯境内来自中国的非常住人口保持相对稳定,总量在10万~20万人之间,主要集中在莫斯科、远东和西伯利亚等地②。尽管两国劳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来看,两较低,同目前俄罗斯劳务市场的巨大缺口及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现实相比十分不匹配。两国需充分利用互补性优势,扩大劳务合作的规模,以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参与俄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呈现巨大的潜力。目前,包括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众多中国企业在俄承建了一批有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莫斯科联邦大厦、圣彼得堡商业中心等。2011年9月30日,中国在俄远东最大的工程承包项目——由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基姆坎-苏塔尔矿业联合企业选矿厂项目奠基仪式在俄远东犹太自治州举行③。该项目是两国元首2009年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项下重点项目之一,对提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中俄商品货物进出口量连年增长,两国在铁路、公路、航空与河运等领域合作都有长足进展。在铁路运输方面,俄罗斯铁路开放型股份公司与中国交通运输部签署了有关货物信息交流的协定,2008年两国间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的货物运输量为4760万吨。在航空运输方面,中俄双方已经起草了民航运输协定,增辟了两国之间各地航线和班次,使两国不同城市旅客往来时不用转机就能直接抵达。除铁路与航空运输外,中俄间的江海联运也获得长足发展,如俄罗斯航运公司运输木材的商船从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和滨海地区出发可以直接运抵中国海港。目前木材运输已经在中国的15个海港实施江海联运,木材运输量达18万~24万立方米④。此外,中俄双方交通主管部门加强了界河和开放水域的水运基础设施和支持系统的建设,对边境地区25个水运开放口岸的港口进行了改扩建配套设施建设。
(二)新兴服务贸易行业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两国金融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