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闽侯县竹岐乡测区∶地形测量设计书
2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 仅供参考学习 勿做商业用途
申报中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闽侯县竹岐乡白龙村,苏洋村规划建立之需要,受闽侯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在其划定范围内〔1:1万地形图
1
个人收集 仅供参考学习 勿做商业用途
上圈定〕开展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经过双方充分协商拟订了本?技术设计书?。
一、概况
〔一〕主要工作量
1、二级GPS点6点
2、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约km2
〔二〕地理概况
测区属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管辖,地处闽侯县中南部,闽江南岸,与县城一水之隔,距福州市中心22公里。测区内主要有白龙,苏洋等村庄,居民主要为汉族,讲福州地方语言,但一般均能以普通话会话。
测区地形呈带状,高速公路、316国道横过乡境,和乡村公路组成网状,交通便利。居民地主要集中在南部,北部以沙滩和滩涂为主,地类较简单,通视情况较好。本区属亚热带海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度,降雨量1300毫米,常年可作业。
二、作业依据
〔一〕?城市测量标准?〔CTJ8-99(以下简称?标准?)。
〔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标准?CTJ73-97〔以下简称?标准?〕。
〔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 ?图式?)。
〔四〕?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18316-2001。
〔五〕经审批后的?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已有资料情况
〔一〕测区附近有由闽侯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福州市勘测院二零零四年施测的E级GPS控制点,成果属福州城市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罗零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为119011/,3°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用于本测区二级GPS控制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二〕1984年福建省测绘局出版的1:1万地形图作为测区设计及布置工作参考。
2
个人收集 仅供参考学面控制测量
〔一〕二级GPS测量
1、二级GPS布网那么在四等GPS的根底上,采用混合连接形式组成网。
2、GPS点位应选择便于安置接收机和操作观测,视野应开阔。环视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0,距离高压线应大于100m。同时附近不应有强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3、GPS点位埋石应选在根底稳固、土质坚实的地上或较高稳定的建筑顶上〔假设布设在房顶、应去掉隔热层埋设在屋顶面上〕,以便长期保存,点位至少保证有两点相互通视。标石制作规格按相关要求执行。
4、GPS点号以ZQ01,ZQ02……ZQ0N依次编号,并制作点之記。
5、采用经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且精度高于10㎜ppm×D的三台套以上单频接收机同步观测一组卫星,采用静态测量方法。
6、测区概略定位解的取值为东经119018/北纬260。作业前按要求编制GPS卫星历预报表,选择最正确的观测卫星以及观测时间段,以保证观测质量,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1-1:
表1-1
工程
等级
卫星高度角
有效数卫星
强度因子PDDP
平均重复设站数〔次〕
时段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S〕
二级
≥150
≥4
≤8
≥
≥45
10-60
7、作业前应对光学对点器进展校正,测站应严格对中和整平。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天线高度观测前后应各量取一次,读至1mm,两次量取高差之差应≤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度,记录在手簿中。假设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
8、接收机开场记录数据后,作业人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