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古巴发现康熙年西湖十景屏风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巴发现康熙年西湖十景屏风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1/8/2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巴发现康熙年西湖十景屏风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巴发现康熙年西湖十景屏风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 name="image_operate_99271373510628937" alt="古巴发现康熙年西湖十景屏风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 src="" width="500" height="36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7037f39ate1333d368693%26690" real_src="">
清朝康熙初年制作的屏风,背面绘有杭州“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承载着西湖文化,几乎每个杭州人都能如数家珍,但长久以来,西湖十景的考据多见于古籍资料中,实物佐证并不多。
  日前,杭州市政协考察团在古巴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参观时,却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在馆内收藏的一件300多年前中国木制漆器屏风的背后,发现了杭州“西湖十景”图案,根据屏风上的文字记载,初步判断是康熙初年的。
  发现“西湖十景”屏风
  发现该屏风的博物馆位于古巴哈瓦那市中心。据介绍,该博物馆是西班牙一贵族在1924年建造的。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将其收归国有,现有各种收藏品4万多件。
  今年5月24日,杭州市政协考察团参观了该博物馆。一个8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内,收藏着5幅大小不一的中国清朝年间盛行的漆器屏风及各种形态的明清瓷器花瓶等,品相完好,十分精美。
  考察团人员在观摩展厅左侧一件高2米,宽5米的六扇对折12幅描绘古代人物亭台楼阁的大型屏风时,意外发现屏风背面下端有苏堤春柳、花港观鱼等西湖十景的题名及景观。
  屏风背后还有一篇题辞说明:这是康熙己巳年(即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所制的屏风,是送给一个李姓人氏的母亲的50岁生日寿礼。其中还提及闽中大乱,受礼者的丈夫服从皇命征战四方及浙江提督等字样。
  十景题款略有差异
  惊喜之余,考察团仔细观察核对后还发现,屏风上西湖十景的题款与现行西湖十景有所不同。
  如“段桥潺雪”与今“断桥残雪”有两字不同,“苏堤春柳”与今“苏堤春晓”有一字之别,“两峰插云”与今“双峰插云”有一字差异,“三潭映月”也与今“三潭印月”有一字之差,其余六景名称与今天的叫法一字不差。
  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别?考察团分析,此屏风大概制作于闽粤,一些字的读音与江南地区不同,故而有所差池。还有一种可能是先有画再有题字,所以造成了题款差异。
  有一点值得注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第三次巡幸杭州,手书宋“西湖十景”,并勒石,文字上作了些许改动: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麯院风荷”改为“曲院风荷”、“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而据现有文献,在此之前,都叫“两峰插云”,古巴博物馆所藏屏风亦称“两峰插云”,可确证为康熙年间或在康熙前的遗物。
  有重要研究价值
  “西湖十景”屏风在古巴博物馆的意外发现,究竟对研究西湖文化有何重要价值?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张鸿建说,该发现对于“西湖十景”而言,不仅有大量的文献,有清皇帝的题词,更看到了当时在社会上的实物流传,说明西湖十景的传播度。
  同时,杭州西湖十景的大型屏风竟然能在万里之外的古巴博物馆保存如此完好,所描绘的西湖十景尽管有部分文字有所不同,但已经基本成形。从中可以看到西湖十景题名的历史演变轨迹,也可以从中了解寿礼所反映的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西湖十景”屏风为何会流到万里之遥的古巴哈瓦那?文物专家说,清末民间艺术品流通比较活跃,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这件屏风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流到了外面。至于直接流到古巴还是经西班牙再到古巴,还有待论证。
  杭州市政协提议,能否将此屏风运到杭州展览,在让杭州市民一饱眼福的同时,请专家全面深入论证西湖十景的最终成名年代及时间。 西湖十景介绍(图片)" border="0" name="image_operate_51151373510829609" alt="" src="" real_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