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发布者: 何全斌      发布时间: 24/11/2010 PM 1:50:42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三至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巧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技巧的基本动作。通过学会单个动作,进而学习简单组合动作,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单元教学计划
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教与学策略
1
 
能够较好的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才能滚的好。
内容:前滚翻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教法: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讲解示范动作。
3,利用器材进行多种方法的练习。
4,。
5,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6,讲评。
 
学法:
1,观察,模仿,自主尝试练习。
2,认真听教师示范动作,个别,分组与集体练习相结合。
3,分组探讨,互相帮助.。
4,自评,互评。
 
2
能够较好的掌握后滚翻动作,发展柔韧、灵巧素质。
内容:后滚翻
难点:后滚至肩颈时,两手用力推垫。
3
发展腰腹肌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跪跳起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创意学习能力。
内容:跪跳起, 仰卧推起成桥。
难点:摆臂与身体向上腾起协调一致, 挺髋,伸膝。
4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发展灵巧性和协调性,培养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滚翻组合练习, 跪跳起组合练习。
难点:掌握好抛球与滚翻起立接球的时机。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五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三至五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