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成功的小故事
篇一:关于成功的两个小故事
前两天收看了一个人物访谈的电视节目,主人公是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的一名主持人,名字叫程光,当地听众都亲切的叫他老程。节目一开始,我就被老程的事迹深深吸引住了。2004年8月的一个凌晨,吉林市发生了一起严重伤害出租车司机的恶性案件,几名社会青年用砍刀伤人后乘车逃跑,老程在节目直播中接到了伤者的求救热线,他立刻通过节目召集并指挥江城的出租车司机配合公安机关追捕凶手,小小的电台直播间变成了临时追凶指挥部。广大司机倾力配合,同仇敌忾,最后达到了上百辆出租车配合警方对凶手进行围追堵截的壮观场面。老程通过电波成功的指挥了警民合作的抓捕行动,他自己也因此荣登中者风云榜。其实,这并不是老程第一次指挥行动了,在担任电台主持人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节目共协助警方破获了40多起治安案件,号召并指挥江城市民实施了多次营救与援助行动,俨然成了听众心目中的“广播110”,节目收听率每月都名列前茅。在他的带动下,江城的出租车司机形成了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主动维护社会治安的好风尚,的哥们都尊重的喊他作“司令”。听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老程究竟何许人也,究竟有什么样的三头六臂能让江城民众如此的信赖与折服呢。然而与想象中大相径庭的是,老程并非什么才子英雄。他出身平凡,学历不高,相貌平平,没有受过专业的播音训练,操着一口当地人戏称为苞米茬子味的东北普通话,从事电台主持工作之前在吉林市雷锋出租车队做过十五年的司机。2002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了吉林市经广台的一名群众主持人。基层的社会阅历形成了他唠嗑式的播音形式,质朴的性格品质成就了他助人为乐、惩恶扬善的节目路线,丰富的生活经验奠定他朴实平和、寓教于乐的节目风格,独特的风格令他拥有了强大的老百姓听众缘,他从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成功转型为深受听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的哥”到主持人的转型是艰难甚至是痛苦的,见习期间经济状况的窘迫,家里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某些同行的冷嘲热讽??,面对这些困难,老程坚持了下来,并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他凭借的不光是毅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头脑。老程说,和其他主持人相比,我是处于劣势的,我音质不如他们好,专业素质不如他们强,可反过来想一想,我也有我的优势啊,我比他们更懂得老百姓的需求,比他们更清楚“的哥”的心理,比他们更了解长春市的路况,这些都是一直坐在直播间里念稿子的主持人所不能比拟的,我就是和听众唠嗑,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情感与他们交流,我希望我能成为吐露老百姓心声的代言人——老程的谈话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也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我。席间一位专家的点评言简意赅却扣人深省,切中了我心中最敏感的触觉,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程,就是个有心人,所以,他是成功的。是啊,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一个需要用心去经营、去打造的过程,这个“心”是什么,是心思,是头脑,是开动脑筋的乐趣,是用心思考的过程,只有肯于花心思、动脑子,才有可能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才有可能收获更丰盛的果实。
看完节目后,老程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久久萦绕,我不禁联想起大学时期曾经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美淡的生活历程。很多具体细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它所表达的深意这些年来却经常在思维的缝隙间闪烁。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