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苏轼——《洞仙歌》.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洞仙歌》.doc

上传人:stillstanding 2021/8/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洞仙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轼——《洞仙歌》
篇一:苏轼《洞仙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注释】:
孟昶:五代蜀后主,知音律,善填词。宋师伐蜀,兵败而降。
花蕊夫人:孟昶的贵妃,姓徐,别号花蕊夫人。 金波:月光。
玉绳:星名。
不道:不觉。
【赏析】:
这首词开头二句相传为蜀主孟昶所作,余皆为苏轼所续。词的上片写美人帘内倚枕,描写了美人的姿质及情态。下片写户外携手偕行,写出了清凉的厦***景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慨。
原词
原序: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译文
冰一般清莹的肌肤,玉一样润泽的身骨,遍身清凉,毫无汗渍。
四面环水的殿堂,微风********幽香氤氲不去。
绣帘轻启,窗外的那一点明月,像是在***美人的睡态,
美人尚未入睡,斜倚绣枕,横插宝钗,秀发懒散。
步出绣房,携纤纤素手漫步,夜深沉,庭院悄无声息,
仰望夜空,月明星稀,不时有一两颗流星渡过河汉。
请问这夜晚到了什么时辰?夜深了,已是三更,
你看那月光渐渐暗淡,玉星绳星已经低沉。
然而,不妨屈指算算,秋风会何时吹来?
盼到秋来,却年华似水,不知不觉中又暗换一度春秋。
篇二:洞仙歌咏柳苏轼阅读
篇一:洞仙歌咏柳苏轼阅读答案
朝代:宋代

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