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8/31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 5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大道之行也》
科  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步入初中二年级,对文言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一些基本的文言字词能分辨清楚;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会接触到更多的文言知识,比如本文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的“亲、子”的活用,还有一些文言句式,以及其他字词的古今异义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大道”“大同”思想等方面,对学生而言是新鲜的,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还必须要考虑透彻,充分引导,方达预期目标;再则,本文不宜讲解太深,对本文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必讲太深;否则就偏离了教学目的,从而收效甚微。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过程与方法

2.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三、知识与技能
1. 翻译并背诵课文,识记相关文言词语
2. 能够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 理解“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操。
教学资源
 录音机 多媒体
《大道之行也》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文学常识介绍: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编辑而成,共49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2 / 5
孔子答问的著作。
教学活动2
 
(二) 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 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 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指老而无妻的人。)
3、翻译课文: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小组讨论解决,最后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教学活动3
 
(三)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