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及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
Ringwood(1969)提出了按板块构造环境分类岩浆的意见,以及岩浆产生与板块构造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图1)。
第2页/共42页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是指在时间、空间上共生,成因上可能相关的岩石组合。共生组合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有关。
岩浆杂岩:一种岩浆岩组合,在一定的地质构造背景下,时空相关,成分及成因上有共性或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岩浆岩组合。如的超基性-基性杂岩。由各种侵入岩组成的杂岩称侵入杂岩,由喷出岩组成则称喷出杂岩.
岩浆建造: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特征相似的几个岩浆杂岩的总称。从它们的岩浆来源、岩浆性质和演化等反映一定的地质发展阶段和一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如中国祁连地槽发展早期的细碧-角斑岩建造。
第3页/共42页
岩浆岩岩套:一个更大的岩石单位,往往包含几个岩浆建造,它和地质构造发育的较长的时间单元相联系。
岩套中既有侵入岩建造,又有火山岩建造,它们具有成因上和时间、空间上的联系。
岩套常以造山期来划分,如前造山期、同造山期及后造山期等。
例如,蛇绿岩套是大洋拉张时期发育于优地槽,属于前造山期的产物。
第4页/共42页
岩系:和岩套类似,也是指一种范围比较广泛的岩浆岩组合,同一岩系的岩浆岩往往由同源岩浆长期演化发展而成,所以它们的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也常常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其分布地区则可以不同。
岩系既有侵入岩系又有火山岩系,二者有时也常常共生在一起。
都城秋会根据岩浆岩中K2O、Na2O、CaO的相对含量把岩浆岩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及碱质性系列。
其中,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即为广义的钙碱性岩石。
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
第5页/共42页
拉斑玄武岩系列几乎可见所有构造环境中(稳定大陆、活动岛弧与陆缘、洋中脊);
钙碱性系列则主要见于岛弧和陆缘活动造山带中,也分布于稳定大陆的一些岩石组合中;
碱质性系列则在稳定大陆,岛弧靠陆缘一侧和大洋岛弧与海丘上。
第6页/共42页
大洋板块
大洋岛弧
●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考察火成岩组合与构造背景的关系,大洋地区似乎比大陆地区更显出规律性。
●大洋壳范围内的岩浆喷发是少量的,这种喷发由火山岛和洋底火山显示出来。
●它们有两种基本产状,火山岛链和孤立火山。
●夏威夷群岛、澳特腊尔-马绍尔-吉尔伯特群岛是典型的火山岛链。
●火山链可能是当大洋岩石圈在地幔柱(热点)上运移时,由地幔柱(热点)产生的,地幔柱内或地幔柱上面产生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了海山和岛链(图2)。
第7页/共42页
●上地幔柱(热点)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其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 ;
● ;
● 。
●其形成过程可用双层地幔的简要模式来加以概括(图3)。
第8页/共42页
该模式展示一种双层地幔结构。
洋岛玄武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下层地幔,下层地幔由再循环俯冲洋壳和近原始地幔混合而成;
上层地幔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它是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原始岩浆的起源区;底劈上隆由上下地幔层的边界附近开始产生,部分熔融作用也同时发生。而上隆体附近的亏损地幔也将产生部分熔融,这两种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发生岩浆混合作用,最后岩浆喷出形成洋岛(海山)火山岩,在中脊区则形成洋脊拉斑玄武岩。
不同的是,在中脊区,亏损地幔熔融物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亏损地幔是指曾对地壳的形成作出过贡献,易熔组分已被明显消耗的地幔物质,其中大离子亲石元素、热产元素等明显亏损,难熔组分则相对富集。
大离子亲石元素是指离子半径大于常见造岩元素的亲石元素,典型代表为Rb、Sr、Ba、Na、U等。
第9页/共42页
●洋岛(海山)火山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岩浆的产物,它是由大量拉斑玄武岩和较少的碱性岩组成。
●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岩中,拉斑玄武岩占85%,其它为中性及酸性岩、碱性玄武岩和更少的更为碱性的基性岩。
●冰岛的火山岩也属拉斑玄武岩系,但分异产物比夏威夷的多,还有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同时还有碱性玄武岩。
●洋岛玄武岩含K2O、TiO2、P2O5高,大离子半径的不相容元素包括轻稀土元素在内都比洋中脊玄武岩高。
第10页/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