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 2 页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选择题
1.学校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此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
2.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图19-K-1
3.动滑轮可以看作变形的杠杆,如图19-K-2所示,F是动力,G是物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9-K-2
A.A是支点 B.B是支点
C.AC是动力臂 D.AB是动力臂
4.用如图19-K-3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若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自重,则该物体重为( )
图19-K-3
第 4 页
A.10 N B.20 N C.40 N D.80 N
5.如图19-K-4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 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大小分别是( )
图19-K-4
A.拉力F为12 N,动滑轮重2 N
B.拉力F为20 N,动滑轮重4 N
C.拉力F为20 N,动滑轮重2 N
D.拉力F为12 N,动滑轮重4 N
6.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19-K-5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最省力的是( )
图19-K-5
7.如图19-K-6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 N(不考虑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重),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图19-K-6
A.40 N和20 N B.20 N和40 N
C.40 N和40 N D.20 N和20 N
第 4 页
8. 如图19-K-7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米袋总重为800 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小男孩重500 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图19-K-7
N B.250 N
C.300 N D.800 N
9.如图19-K-8所示,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 m。已知物重G=18 N,F=10 N。这一过程中摩擦和绳重不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图19-K-8
A. m
B.拉力F做功4 J
C.动滑轮重为4 N
D. J
10.如图19-K-9所示,物重为20 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 m的过程中(摩擦、绳重、滑轮自重均不计),则有( )
图19-K-9
A.重物上升1 m B.F为40 N
第 6 页
C.重物上升2 m D.F为10 N
二、填空题
11.如图19-K-10所示为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若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应选用图________所示的方法,若要省力应选用图________所示的方法。如果甲、乙两图中物重相等,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将货物匀速提起时,图甲中工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则图乙中工人所用的拉力应为________N。
图19-K-10
12.2019·济宁 小可在A端用如图19-K-11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重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__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__N。
图19-K-11
13.如图19-K-12所示,物体A和B所受的重力都是200 N,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A=________N,FB=________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A=________N,FB=________N;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
第 7 页
1 m,则力FA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FB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
图19-K-12
14.如图19-K-13所示的装置,重50 N的物体A,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5 N,若不计滑轮重、绳重、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向________,10 s内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______m。
图19-K-13
三、实验探究题
15.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某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