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1/8/31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2003年河南省举行全国首次旅游资源普查,要有一个系统的调查报告,我受命于紧急之际,担纲执笔完成了这个报告,存此备查。
前 言
商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期,已有古人类生存定居。夏商时为诸侯封地,西周属黄国地,春秋战国先属吴、后属楚,素有“吴头楚尾”之称。西汉置雩娄县,隋更名为殷城县,北宋改为商城县,成化15年(1475年)析于固始,复置商城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属光州弋阳郡。1932年改商城县为赤城县,属中共鄂豫皖省委;1949年6月始,属潢川专区;1952年11月属信阳专区(现信阳市)至今。商城县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贫困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这里曾举行过中外闻名的“商城起义”,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赤城县苏维埃政府。
商城境内山水锦锈,风光宜人,胜景别致。有著名的汤泉池疗养旅游区、金刚台自然保护区和黄柏山森林公园,被誉为“绿色金三角”;高山平湖鲇鱼山水库、铁佛寺水库,佛道文化胜地观音山、三教洞、湖太大庙、观阵山正在形成新的旅游风景线;宋代崇福塔、明代息景塔、宋元时期的金刚古寨和新石器时代、殷商等文化遗址展示了这里渊源久远的文明。这里还是豫南闻名的“歌舞之乡”、“绿色之乡”(荣获河南省政府“荒山绿化第一县”称号)、“科技之乡”(河南省科技示范县)、“生态之乡”(2003年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县建设验收)。商城县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壮丽山河与革命功迹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并且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6′- 115°37′,北纬31°23′-32°05′。东邻安徽金寨县,南界湖北麻城市,西与光山、新县接壤,西北与固始、潢川毗邻。以城关镇为中心,东距合肥市208公里,南离武汉市234公里,西到信阳市165公里,北达省会郑州市467公里。县境南北长79公里,东西宽50公里,面积2130平方公里,%。其中:,%,,占总面积的 %,余下为草地、道路、村镇和其它用地。全县总人口70余万,多为汉族,另有部分少数民族居民。全县辖22个乡镇及一个管理处,。
一、自然环境
商城县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垄岗三大自然区。东南西三面由纵向山脊环绕,峰峦叠嶂,沟谷交错,地貌多姿。有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16座,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为全县最低处,。
境内河谷密布,计有大小河流728条。最大河为灌河,源于黄柏山,纵贯县城南北,经固始汇入史河后称史灌河而入淮河,,有支流8条,呈羽状分布,多从高山下泻,水流湍急,是重要的水力资源。次为白鹭河、西河湾、子安河、东沙河、清水河。有鲇鱼山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铁佛寺、大石桥,小型水库17座,总蓄水能力达10多亿立方米。
商城地处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分布趋势由南向北递减,,,日照率44%,年均无霜期222天。
二、物产
商城地处江淮吴楚之间,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之处,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因而动物、植被种类多,物产相当丰富。全县有高等植物140多科,2500种,列为珍贵稀有植物保护品种就有20余种。除粮作物处,经济作物有红麻、萱麻、棉花、茶叶、蚕桑等;水生植物有藕、荸荠、芡实、菱角等;干鲜果树类有梨、桃、杏、李、枣、柿、樱桃、山楂、猕猴桃、板栗、核桃等58种;绿肥作物有紫云英、苕子、田青等种类;花卉观赏植物有菊花、兰草花、梅花、月季、杜鹃、桂花等200余种;纤维及编织植物有山葡萄、构树、葛藤、芦苇、白腊条、紫穗槐、青藤等110种;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栎类、枫香等150余种;经济林有油桐、乌桕、山漆、毛竹等90多种,药用植物有188科,1186种;药用动物89科,135种;矿物及其它类药材18种。素有“天然药库”、“豫南药乡”之称。“商桔梗&#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