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漯河党组织的光辉历程.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漯河党组织的光辉历程.doc

上传人:nb6785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漯河党组织的光辉历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漯河党组织的光辉历程漯河地处中原之中,是共产党在河南开展工作较早,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漯河最早的地方组织是 1925 年3 月建立的中共郾城车站支部,当时仅有 6 名党员。自此以后, 党在漯河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到 2010 年年底, 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 4755 个, 其中党委 243 个、党总支 279 个、支部 4233 个, 党员 115894 名。近 90 年来,中共漯河地方组织带领当地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屈不挠,英勇斗争, 前仆后继, 顽强拼搏, 勇于探索, 开拓创新, 把漯河从一个消费型的商业小镇逐步建设为现在经济发展快、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生态宜居城市。一早在 1925 年,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王荷波、京汉铁路工会负责人李震瀛多次到郾城车站, 指导工人运动, 进行建党活动, 并于 3 月建立了中,时有党员 6 名,支部隶属京汉铁路党组织领导。 1926 年5月, 共青团信阳地委指派共青团员、省立信阳师范学生谢梅村返回家乡郾城发展团的组织, 建立了共青团郾城支部,谢任书记。 10 月,中共豫区执委将郾城 18 岁以上的共青团转为中共党员,建立了中共郾城支部。 1927 年2月, 中共豫区执委建立了中共郾城县委, 机关设在漯河寨内南大街路东一家酒馆里。 1925 年夏, 共产党员谷滋生从开封师范回到家乡临颍, 宣传党的主张, 1926 年5月, 成立了中共临颍支部; 1927 年8月 23 日,建立了中共临颍县委,谷滋生任书记。 1927 年5月, 中共舞阳支部成立, 次年 8 月改建为特别支部。在此期间, 漯河各党组织大力发展党员, 根据大革命高潮的形势需要, 实现了当地的国共合作, 实际上掌握了领导权, 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农民运动, 支援北伐军在漯河、临颍作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特别是临颍东南乡、西南乡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 曾被中共河南省委誉为“小广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漯河党组织始终处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斗争极其艰苦。根据大革命失败后的异常形势,漯河党组织迅速撤离县城, 转入乡村, 深入农民中间, 以组建武装为工作重点, 积蓄力量, 向反动当局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28 年5 月,中共河南省委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决议, 决定实行土地革命, 组织工农武装斗争, 在漯河组建中共豫中特委,下辖许昌、临颍、郾城、长葛、鄢陵、扶沟、西华、西平、叶县 9 个县党的组织,谷滋生任书记。特委以郾城东南乡韩庄村为武装暴动重点, 组织了相当数量的农民武装, 拟定了暴动计划, 绣制了鲜红党旗。后因叛徒泄密未能起事。中共临颍县委还组织了“敢死队”,进行了攻打县城的斗争。但随后豫中特委和临颍、郾城县委遭到破坏, 活动停止。 1933 年1月, 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在许昌成立。7月, 省工委为加强对漯河周围各县党组织的领导, 决定在漯河建立中共漯河中心县委和共青团漯河中心县委,下辖舞阳、郾城、西平、遂平、上蔡、西华 6 个县的党团组织。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中心县委紧紧抓住党的组织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扩大党的影响,壮大党的力量,整顿、恢复、发展了豫中各县党的组织。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