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  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塑造更健康的体魄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积极作用。
(二)   任务:
,加强学生自学和实践体验,使学生不断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坚强锻炼的习惯。
,使每个学生都初步掌握两项身体锻炼的技能。为终生体育锻炼和服务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使学生在心情舒畅,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任务。
,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育竞赛的兴趣和观赏水平。
,加强与肌肉有关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和柔韧性等体能的锻炼,同时结合不同运动项目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加强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组织纪律性、责任心和荣誉感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奋进和进取的精神。
二、教师教学基本要求
1. 积极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2. 认真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3. 认真备课,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坚持教学常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教书育人。
三、课程设置
(一)   专项技能主选课(第1——4学期)
   学生每学期可选择一种自己喜欢或感兴趣,但又不会或不太会的运动项目,学习一学期。
   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从不会、不太会到基本会,会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将学会的技能服务于自身的锻炼,同时在体能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二)   专项技能自选课(第3——4学期)
    学生可根据自己已有的运动基础和能力,选择一种想继续学习和提高的运动项目学习一学期。
    教学任务是更好的满足学生学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能学习和锻炼上继续保持进步。
(三)   保健课
    对患有各种疾病和肢体残疾,不能和不宜从事激烈运动的学生(经医生证明),按症状编班参加力所能及运动,学习一学期或若干学期。
    教学任务是以健康和康复为主,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促进身体逐渐康复。
四、教学内容
学期
理论知识
专项技能主选和自选项目
体能锻炼内容
一
;体能的自我评价
2.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体育锻炼和环境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珍珠球、保龄球、健美、有氧操、太极拳、武术(拳、刀、剑)、韵律操、女子防身术、游泳、水上救护和廋身
基础体能测试: 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肺活量
女:仰卧起坐、斜拉、
1600M
男:悬垂、握力、 2400M
二
;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康复
同上
/立定跳远(任选)
:仰卧起坐/坐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