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所谓作家.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所谓作家.doc

上传人:stillstanding 2021/9/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所谓作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所谓作家
篇一:第六章文学体裁(网上辅导材料)
第六章 文学体裁(网上辅导材料)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
1.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
问:为什么要对文学体裁进行分类?
答:文学体裁的产生,是文学发展到较成熟阶段的结果,是人们的文学观念自觉的产物。随着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就出现了对文学体裁的分类和对其划分方法的研究。中外文艺理论家都很重视文学体裁的分类问题,他们各自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大量的文学文本分成若干体裁,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问: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方法是如何形成的?
答: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源于古希腊。根据共有的特征对文学文本进行分类或描述的尝试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学》。他在说明“诗”(文学)的分类时指出,文学都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于是文学就有三类,这三类文学就是古希腊的史诗、抒情诗和戏剧文学。由此构成了“三分法”即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的基本雏形,但尚不具备完整的理论形态。此后,西方文论家逐渐拓展完善并多采取这种三分法。
问:古希腊之后,西方的文学体裁分类又有了什么发展?
答:在17世纪,法国文论家布瓦罗对文学体裁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体裁做了种种规定,比如高贵的悲剧体裁是写人的巨大的不幸、***冲突等痛苦;戏剧或讽刺诗只能写日常生活中不理智的琐事和人的弱点;田园诗写平和宁静的心绪;哀歌写忧郁的爱情等等。
黑格尔从文学创作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上来论述文学体裁的分类。他指出叙事诗是客观性文学,抒情诗是主观性文学,它们都有其片面性,惟独戏剧是包含了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艺术,具有优越的地位。
19世纪,俄国文论家别林斯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观点,并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充分的说明,使“三分法”理论达到更加完善的高度。
问:西方文学体裁“三分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别林斯基说:“把诗歌分成三类——抒情的、叙事的和戏剧的——是从它作为对真实的认识意义出发,也就是从认识精神——主体对于认识对象——客体的相互关系出发的。抒情诗表现一个人的主观方面,把内在的人揭示于我们面前,因此它整个儿是感觉、感情、音乐。叙事诗是当时已经完成的事件的客观描写,是艺术家为我们选的最恰当的观点,显示出一切方面,表现给我们看的一幅画。戏剧诗是这两个方面、主观的或是抒情的和客观的或者叙事的方面的调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已经完成的,而是正在完成的事件;不是诗人向你报导事件,
而是每一个登场人物向你现身说法,为自己说话。”
“三分法”由于根据文学文本塑造形象的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类,抓住了文学体裁的一个重要内在特点,能鲜明地区分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三者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一定的科学性。“三分法”的应用范围遍及欧美,至今仍被文艺理论界沿用。“三分法”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各类体裁文学文本在体制、结构、语言等外部形态方面的特点。
问: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答:进入20世纪,从雅各布逊这样的俄国形式主义者开始,一直在将文学种类和语言结构联系起来。他认为,抒情诗是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态,而史诗是第三人称,过去时态。雅各布逊希望说明语言的固定的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