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训练、腹部按摩等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骨科; 便秘; 护理
doi:.1674-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1]。其发病原因多与患者创伤、卧床、疼痛、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大多数患者早期只重视骨折原发病的治疗,而便秘常被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忽视,给患者的生活、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80例骨折卧床患者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7~88岁;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30例,骨盆骨折8例,股骨骨折22例;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41~83岁;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26例,骨盆骨折12例,股骨骨折24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整体护理模式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由于骨折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患者担心预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所以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主动、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讲解床上排便的必要性,询问患者排便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排便困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释便秘对身体及疾病的不良影响,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环境干预 排便环境的改变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由于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需要床上排便,患者会感到害羞、不习惯、怕麻烦家人等,甚至有意识地抑制排便,护士要关心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告知床上排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床上正确使用便盆,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当患者排便时,为其提供隐蔽性环境,用屏风遮挡,保护其隐私,便后及时开窗通风,排除异味,以减轻患者因排便产生的不良心理。
饮食调节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有效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1]。骨折早期,采取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 ml[2],保证摄入的水分充分,能达到软化粪便的目的,早餐前,空腹饮用温开水或蜂蜜水,也能促进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萝卜、菠菜等。因为纤维具有亲水性,能使食物残渣膨胀并形成润滑凝胶,达到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的作用,餐后吃1~2支香蕉,也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