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684· 温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胡蔚洁(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方法:将10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经后以温肾化瘀法为主,经前、经期以化瘀温经止痛法为主治疗,并与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4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在临床症状、部分体征、基础体温、妊娠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结论:温肾化瘀法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词:温肾化瘀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5)07—0684一02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在 2002年2月一2003年9月期间,经后以温肾化瘀法为主,经前、经期以化瘀温经止痛法为主治疗60例肾虚血瘀型内异症患者,并设4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3届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证见经行腹痛,痛引腰骶,腰膝酸软;月经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不孕;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面色晦黯,苔薄,舌质黯淡,脉沉细。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24~47岁,平均(±)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年;痛经54例,肛门坠胀36例,性交痛17例,月经失调15例,基础体温不典型双相15例,不孕15例,盆腔结节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1例。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 )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年; 痛经37例,肛门坠胀25例,性交痛13例,月经失调 11例,基础体温不典型双相11例,不孕12例,盆腔结节2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6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2治疗方法治疗组经后温肾化瘀法为主。予温肾化瘀方:三棱、莪术各lOg,水蛭69,丹参159,赤芍129,炮山甲 109,海藻129,鹿角片lOg,淫羊藿129,熟地、菟丝子、党参、黄芪各159。经前3天一经净,以化瘀温经止痛较好,但复发率较高,且长期应用易出现较大副作用。本组治疗结果表明,以中药为主,内外兼治。守7b"守法, 既能充分发挥清热凉血中药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又能避免久用激素的不良反应。配合泻青煎超声雾化,将药液直接作用于患眼,促进局部吸收,以提高疗效。且方法简便,获效迅捷。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立足治肝清凉并举泻中寓补是立法遣药的要旨本病属中医学“瞳神紧小”范畴。虹膜、睫状体为风轮,在脏属肝,虹膜组织血管丰富,为多气多血之处, 而肝为多气多血之脏,故本病定位在肝,定性以实热证居多。发病初期多属风热证,病情尚轻;急性进展期, 多为肝胆火炽证,病情较重。肝为刚脏,内寄相火,阴易伤,阳易亢。既使属风热型,亦往往在表证尚未尽解,丽热盛火炽之象已现,故两者以肝胆实热,灼伤血络证为共性。治当立足于清热泻肝,凉血养肝。龙丹明目止痛汤重用龙胆草为主药,取其大苦大寒,“专泻肝胆之火,治目